近日,党的二十大献礼剧《县委大院》开播并引发观众的强烈反响,讲述了县委书记梅晓歌与同僚面对急需修复与发展的光明县,面对林林总总的难题和接踵而至的麻烦,为建设心目中的美好家园而不断努力的故事。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在收看之余,也应从《县委大院》中汲取精神力量,砥砺“为民初心”“务实之心”和“笃行决心”,争取交上一份无愧历史、无愧人民、无愧时代的优异答卷。
“群众在干部的心里面有多重,干部在群众的心里就有多重”,这是基层干部念兹在兹的“为民初心”。
剧中,无论是书记梅晓歌带头走访、了解情况,艾鲜枝带领妇女干部做拆迁动员、突破难题,还是信访局长郝东风面对迁坟难题 “先斩后奏”、带头签字,都生动展示了“为人民服务”的至上情怀。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也当做到用真心换民心,用真情暖人心。这要求我们心系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大事来抓,深入基层一线,用好民情民意“记录本”,在面对面交谈中架起干群“连心桥”;求教于民:在日常工作中拜群众为师,从群众的诉求里明确干事的思路和方向,把他们宝贵的乡土经验经过吸收、加工、实践、完善后,运用到基层治理中;权为民用:做到掌权为公、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牢记搞一次特殊就降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份民心。
“第一粒扣子很重要,要是扣不好,早晚都要解开重新系”,这是基层干部戒虚求真的“务实之心”。
这句台词是梅晓歌对前任县长蒋新民奶牛数据夸大造假一事发出的感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梅晓歌在申请省农业厅专项资金支持时,即使数字不够“出彩”,仍坚持实事求是上报。实干是基层干部最嘹亮的“号角”,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任何时候都值得大力弘扬。这需要我们用“实心”:树牢正确的政绩观,能听“赞美声”,更能听“逆耳言”,清楚认识到虚头巴脑的“形象面子工程”只会断送自己的“前途”,更会损害党委政府的“公信”;出“真招”:以抓责任、抓落实的工作方法,以马上办、立即办、办扎实的工作作风,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效率,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见“真效”:说一千道一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才是关键,要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党把大家放到岗位上,不是来吃蜜糖的”,这是基层干部攻坚克难的“笃行决心”。
剧中,无论是光明县领导班子冒着瓢泼大雨争取项目、无暇吃饭,城关镇镇长乔胜利拆迁工作中分身乏术、受尽委屈,还是新人小林熬夜加班整理材料、力求上进,他们充分发扬了光明县县志里“破釜沉舟”的精神,啃下一个个“硬骨头”。这就勉励我们基层干部在烦心事中磨炼“知难不退”的耐力,在棘手事中锤炼“知难而进”的意志,在焦心事中锻炼“排难而进”的干劲。新征程浪潮又起,发展机遇千载难逢,推进乡村振兴间不容息,基层干部要多一些迎难而上的勇气,少一点“斗争恐惧症”;多一些时不我待的朝气,少一点“干事拖延症”。以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去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改革发展、社会治理等急难险重一线,不畏“汗流浃背”挑重担、偏要“汗如雨下”打硬仗,全力以赴跑出“追梦”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