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透过“浙江之窗”看“大美中国”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委组织部 吕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一张蓝图绘到底——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浙江“千万工程”带来乡村巨变》,文章谈到,20年来,浙江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一代人有一代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透过“浙江之窗”,看满目青绿、蒸蒸日上、江山如画的“大美中国”。

  透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之窗”,看“满目青绿”的“大美中国”。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浙江坚定不移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省建设,逐渐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深的牵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出行、低碳发展,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生态更美好,让“满目青绿”成为乡村最美底色。

  透过“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发展之窗”,看“蒸蒸日上”的“大美中国”。浙江乡村的美丽蝶变,不仅改变了乡村的面貌,也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放眼浙江乡村,利用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汇聚资本、技术等发展要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创意,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等新产业新业态,走出一条“美丽生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乡村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我们要权衡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始终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做到“双赢”。“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蓄积高质量发展“绿色财富”,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新篇章。

  透过“诗画江南,一村一韵”的“文化之窗”,展现“江山如画”的“大美中国”。浙江启动“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根据规划,到2035年,浙江将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再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看重,文化需求高品质、个性化的特点更加明显。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回应群众的期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发布人:尽心就好 发布时间:2023-6-26 15:58 收藏 阅读人次:3871

初审:王战坤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