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市进行考察调研,强调江苏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各方面相得益彰、相互成就,恰如苏绣技法“双面绣”,以针代笔、执线晕色、积丝累线,绣出“头雁引领”的中国式现代化图景。
一面文化传承,一面科技创新,“以针代笔”描出高质量发展筋骨脉络。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内涵,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和创新性的源泉,涵养了“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蕴含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进步的强劲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屠呦呦受《肘后备急方》启迪,“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创新性研发了青蒿素;“祝融”探火、“嫦娥”奔月,科技创新打造了传统文化新的载体。从文化传承中取材,以科技创新穿针引线,“绣”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底气与自信,更描出高质量发展的骨骼脉络,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基础。
一面立志高远,一面脚踏实地,执线晕色绘出“现代化干部”多彩群像。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培养“现代化干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把握历史机遇,不畏艰难险阻,立志攀高峰、跨横江,勇担时代使命。“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现代化干部”务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精准思维指引方向,以滴水穿石深耕钻研,以绣花功夫细致入微,力求“致广大而尽精微”。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现代化干部”从高山取色,行针于大地,以实干交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向。
一面守正蕴蓄,一面革故鼎新,“积丝累线”构出中国式现代化“头雁引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持续性,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守正之道保证累土积石而不移不偏,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立足国情革故鼎新。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和拓展;而今,基于江苏省产业、科教等优势,守正和创新一以贯之,开创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以“头雁引领”、经“积丝累线”绣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