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组织部门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部门,要聚焦产业这个核心,用好生态绿色、资源整合、经营创新三把钥匙,解锁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进阶密码,持续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用好“生态绿色”钥匙,推动环境“护起来”,让乡村产业“健康出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各地区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细化实化产业路径,构建起各具特色的绿色产业网,要围绕做大做强地方绿色产业,衍生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战图”,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思路、中心村发展建设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擂台赛,围绕作用发挥情况召开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队擂台赛,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同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粪污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用好“资源整合”钥匙,推动家底“数起来”,让乡村产业“集群出圈”。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要因地制宜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合同契约”等发展模式,引导农户由分散种植向基地规模化种植转变。依托乡村独特资源优势,全面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业+”,激发市场潜力,打造新兴业态。要全面摸清乡村底数,逐村找出突出短板、明确发展需求,把握乡村的差异性,科学规划实施路径,按照“土特产”思路谋划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实际搞好乡村建设,依托乡村独特资源优势,全面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业+”,激发市场潜力,打造新兴业态,绘就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用好“经营创新”钥匙,推动群众“动起来”,让乡村产业“质效出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没有群众参与是走不通的,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各级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千方百计激发群众主观能动性,真正让群众在产业振兴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把推进产业发展与壮大集体经济相结合,根据村庄发展定位、乡镇党委建议、群众意见,逐村指导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要组织专家团队和技术人才,围绕种植技术、特色民宿打造、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发展内容,常态化开展培训指导,提升人民群众推动产业振兴的内生活力,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