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用好“一榫一卯”构筑“一梁一柱”

安徽省舒城县县委组织部 闫谨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榫卯工艺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一榫一卯,看似简单,却千变万化、屹立不倒,是力与美的统一。它蕴含着中国人深邃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亦如“榫卯结构”,用“一榫一卯”找准教育培训的基本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才能培育好新时代党员干部“一梁一柱”。

  聚焦培训内容“基本点”,夯实先进理论根基。榫卯工艺需要使用红木、檀木等硬度高、密度大、纹理美的材料,才能发挥其最好的稳固性和美观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干部教育培训要强化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夯实补钙壮骨、固本培元的基础工程。要综合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端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改变传统“大讲堂下排排坐”的方式,用情景演绎、网络竞猜、专题研学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直观阐释,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体验感和带入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将理论教育培训贯穿党员干部成长全过程,实行“导师帮带制”,开设理论读书班、研讨班、辅导班,由领导干部为导师讲思想、说理论、论方法,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让理论“学困生”有人管、有人带、有人教。同时,创新“理论大比武”“思想大碰撞”等活动,为党员干部搭建理论水平展示的“大舞台”,营造全体党员干部比学赶超学思想的良好氛围,变“浅尝辄止”为“刨根问底”。

  聚焦中心工作“结合点”,推动先锋作用发挥。榫卯工艺中,凸出来的部分为“榫”,凹进去的部分为“卯”,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进行咬合结合,才能够保证结构具备稳固性和抗震性。教育培养干部和“榫”“卯”相合一样,要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制定教育培养计划,提升教育培训的精准度和契合度。要紧扣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县重点工作“圆心”,有针对性地画好党员教育培训“同心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科学设置特色培训专题课程,做到课程规划设置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与中心工作精准衔接。要把解决问题作为教育培训的出发点,把推动发展作为教育培训落脚点。对于机关党员干部,要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与中心业务工作挂钩,立足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社会保障等岗位提升业务技能,将精湛的业务水平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农村党员干部,既要学“上通天线”的能力,将政策理论吃透,又要学“下接地气”的本事,将工作做到“千门万户”,让政策“飞入寻常百姓”,让火红的先锋身影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

  聚焦干部需求“着力点”,提高教育培训质效。榫卯工艺中包含柱、梁、枋、桁檩、斗拱、椽子等基本构件,不同构件间着力点的巧妙设计,使得榫卯结构兼具物理性质上避弱就强和结构上刚柔并济等特性。“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什么位置需要什么结构都颇具考究,干部教育培训亦是如此,了解干部需求是开展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切不能“一刀切”和“一锅煮”,要紧贴干部需求,精选“食材”,精细“烹调”,让培训内容更“对味”。要把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作为重点,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在学习先进理论的基础上,聚焦干部对党性修养淬炼、法律知识讲解、业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知识需求,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座谈、日常了解、工作需要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干部对教育培训内容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点单式”定制课程,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把“孺子牛”放在“万亩田”里耕,把“千里马”放在“大草原”上跑,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发布人:似曾相识 发布时间:2023-12-15 08:14 收藏 阅读人次:4016

初审:杨南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