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八项规定自颁布以来,持续涤荡着党风政风,重塑着社会风气。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征程中,开展学习教育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各级党组织要秉持抓常、抓细、抓长的理念,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期有效贯彻。
常态化学习,增强真学真信的思想认同。抓常,意味着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在学习时间安排上,要摒弃“一阵风”式的突击学习模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学习机制。各单位、各部门应将学习教育纳入日常工作规划,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活动。例如,以周为单位开展专题学习讨论,以月为周期进行知识要点回顾,让学习成为日常工作的固定环节。在学习内容设置上,保持常态化更新与深化。除了反复研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权威内容,还应紧密结合时事动态,及时将新出台的配套政策、典型案例分析等纳入学习范畴。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作实践的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不同领域、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不断丰富拓展,常态化学习就要紧跟这些变化,让学习者始终掌握最新、最全面的知识,通过常态化的学习安排与内容更新,让党员干部在长期的知识熏陶中,逐渐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厚植理念土壤,使其成为行为决策的潜意识准则。
精细化推进,加快内化于心的深化进程。抓细,强调的是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注重细节、精准发力。精细化推进能够确保学习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夯实学习根基。在学习计划制定方面,要做到细致入微,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工作特点和知识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对于领导干部,侧重于从宏观政策把握、决策执行监督等角度设计学习内容与方式;对基层一线干部,则聚焦于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行为规范、与群众打交道时的作风要求等。在学习方法运用上,要追求精细化。要采用多种细分的学习手段,如微党课,以短小精悍的形式,针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的某一具体条款或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案例微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微小案例,引导学习者从细微处剖析问题、总结经验。注重学习效果反馈的精细化。同时,要通过设置详细的学习反馈问卷,从知识理解程度、应用能力提升、思想观念转变等多个维度收集学习者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优化学习过程。
长效化提升,健全成果转化的长久机制。抓长,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为学习教育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长效化坚持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能够长期有效发挥作用的根本所在。在制度建设层面,构建长效的学习教育制度体系。要明确规定学习的组织形式、参与要求、考核标准等内容,以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学习教育的持续开展。在监督机制方面,打造长效监督体系。除了常规的定期检查,还应引入动态监督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作风表现,如公务接待费用的实时监控、公车使用轨迹的全程跟踪等。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预警和纠正。同时,建立长效的反馈与改进机制,定期对学习教育和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广泛收集各方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长期的改进计划,持续优化贯彻落实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