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水果玉米”成为乡村共富“新引擎”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人民政府 尚俊广 卢政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5-6-27 15:32 上传
下载附件 (644.7 KB)
水果玉米

在浙江省缙云县的壶镇镇上溪头村,一颗颗雪白晶莹的“水果玉米”正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2025年盛夏,这个曾以贝母种植为主的村庄,通过村企党建联建、省农科院的科技帮扶、党员助农队伍助力支援,成功将60余亩水果玉米打造成网红农产品,不仅让土地“活”了起来,更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2025-6-27 15:33 上传
下载附件 (1.85 MB)
专家技术指导

党建赋能:“一粒种子”驱动村庄产业

上溪头村原本靠浙贝母种植为主。前两年,村书记杨有强发现,传统贝母种植周期短、土地闲置期长,亟需一种高效益作物填补空白。在村企党建联建单位——壶镇镇浙江精瑞工模具有限公司党支部的帮扶下,依托浙江省农科院为村里引进了优质品种“雪甜7401”——糖度高达18~22度、皮薄无渣的水果玉米。不仅如此,省农科院还派驻专家团队指导绿色种植技术:采用鸡粪、羊粪等有机肥,全程不打农药,确保玉米品质天然健康。

“以前只知道种贝母,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教我们轮作和田间管理,贝母收掉又能继续种玉米,收入都多了!”村民杨大姐感慨道。村企党建联建模式为村里带来了“技术种子”,不仅优化了种植模式,还培养了10余名本地技术能手,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025-6-27 15:33 上传
下载附件 (2.04 MB)
党员助农直播

销路破局:“一部手机”开拓网销市场

近几天,时值六月,正是全村60多亩玉米集中上市的时节。而面对赏味期短短两周的水果玉米,无形的销售压力影响了村民们丰收的喜悦。

十几亩玉米面临滞销风险。关键时刻,壶镇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号召党员干部在网络平台帮忙推广,他们派出年轻干部入驻网络直播平台,把直播间变身“新农具”,以“爆汁玉米”为卖点,现场演示“一捏飚汁”,直播累计销量达2万余斤;壶镇镇快递联合行业党支部开通助农专线,开辟“生鲜直达通道”,实现现摘现发,保障玉米48小时内从田间到餐桌;设计“溪头山宝”地域标识包装,通过“助农价”每箱30元的优惠价格,吸引了“两新”党组织、镇干部、企业家、社会团体等各路消费者,仅一周便售出60%库存。

2025-6-27 15:33 上传
下载附件 (1.66 MB)
党员助农突击队帮助封包

先锋行动:“一双援手”赋予“红色力量”

为抢抓采摘窗口期,壶镇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助农突击队”,帮助村民抢收发货。从清晨到日落,党员的“红色身影”出现在玉米地和操作间,与村民共同分担采摘、分拣、打包、装车等工作,赢得大家好评。

“看到镇里干部都来帮忙,我们干劲更足了!”村民杨叔叔笑着说。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助农行动,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更拉近了干群关系。

如今,上溪头村的“玉米经济”已初见成效,贝母和玉米轮作的种植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亩均经济收益也得到了提质增效。

2025-6-27 15:33 上传
下载附件 (1.65 MB)
上溪头村一景

从村企党建联建的“一粒种子”,到镇干部的“一部手机”,再到党员的“一双援手”,上溪头村的故事谱写出了乡村振兴新模式。我相信,在科技引领、干部担当、群众参与的框架下,这颗“爆汁玉米”不仅甜进了村民的心田,更为山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参考的“缙云样本”。

发布人:浙江-卢政 发布时间:2025-6-27 15:38 收藏 阅读人次:3023

初审:吴晓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