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致敬林俊德:以一颗炽热之心为国家铸造核盾

河南省商丘市委组织部 夏署光 吕淑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央视系列节目《隐秘而伟大》中讲述了中国著名爆炸力学工程技术专家林俊德的事迹,他扎根大漠戈壁,隐姓埋名半个世纪,克服重重困难研究中国核爆炸试验中至关重要的数据记录仪器,用毕生心血在大漠戈壁为国家铸造核盾。广大党员干部当向林俊德同志学习,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复兴征程,满怀忠诚之心,奋进攻坚、开拓创新,在无畏前行中努力书写新时代的绚丽篇章。

致敬他以忠诚之心干事业,用毕生精力在大漠戈壁中绽放芳华。对于广大党员而言,对党忠诚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在信仰牵引下滋生感党恩的情怀,在实践中争当奋进者。林俊德出生在偏远山村,曾因穷困一度失学,在大学进修时,组织上为他申请了困难补助,悄悄寄给他家,让林俊德终生难忘。他曾对妻子说,“连自己没想到的,组织都给想到了,那么就只管专心工作吧!”自此,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便成了林俊德一生的坚持。大学毕业,林俊德被派到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一扎根就是40余年,他饮水思源,满怀忠诚之心工作,用一声声震撼世界的东方巨响,创造了惊艳世界的中国奇迹,把生命芳华绽放在戈壁滩之上。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仍坚持完成手头资料整理、论文批复,为国防科技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党员干部当以林俊德同志为榜样,争当饮水思源的表率,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守对党忠诚的品格,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之中,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一线、科技创新最前沿,以信仰开路、以信心克难,在坚守初心中绽放最美芳华。

致敬他以奋进之心勇攻坚,用坚韧毅力在平沙莽莽中酿造馨香。“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一个个荣誉称号的背后都是一次次吹响的奋进冲锋号,在戈壁滩顽强坚守的日夜,仅生存就是一项难题,八九级的大风常常裹挟着塔里木盆地的黄沙飞起,试验场更是沙尘滚滚、遮天蔽日。即便这样,林俊德没有抱怨,更没退缩,住地窖、喝苦水,战严寒、斗酷暑,吃着粗粮和草叶。蘑菇云腾空而起时,他穿着防护服,义无反顾地向核爆炸中心逆行,搜寻记录此次爆炸数据的设备;氢弹试验时,为进行高空冲击波测量,林俊德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天山雪峰,在零下数十摄氏度的寒风冰雪中整夜坚守……就是再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攻克了一项项研制国防重器的难关。党员干部当以林俊德同志为榜样,汲取“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进力量,敢于与困难较量、勇于逆风翻盘,越是问题棘手越是敢于上手,越是矛盾集中越是勇于冲锋,把准危与机的互变规律,以“抓铁有痕”的韧劲、“燕子垒窝”的毅力跑好新时代的接力赛,在砥砺奋进的征途中开局开新。

致敬他以创新之心巧破题,用求实精神在勇攀高峰中擎起和平之盾。世界上每一次科技的飞跃,都离不开创新的推动。林俊德担任首颗原子弹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研制小组组长时,凭借着一张杂志上的照片构想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带着大家采用钟表的齿轮、发条驱动作动力,用罗布泊植物炭烧后的土材料作记录,研制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用土办法解决了当时尖端科技问题。从设计出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到开创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体系,直至开启诸多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的新局面,林俊德走的始终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创新都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是取得竞争主动权的制胜法宝。党员干部当以林俊德为榜样,自觉弘扬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以求实精神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在克服本领恐慌中让创新的种子在知识沃土里生根发芽,工作中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将失败视为成长的阶梯,在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用创新追求不断探索前行,以能力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发布人:商丘组宣 发布时间:2025-7-9 15:53 收藏 阅读人次:1072

初审:青黛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