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俯身躬行共情 让群众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灰坪乡人民政府 方诗琪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从多个维度为民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一头连着百姓冷暖,一头牵着国家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当永葆俯身、躬行、共情的姿态,在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中厚植为民情怀,于新征程上擘画民生福祉的时代图景。

永葆“俯身之姿”察民情,让民生需求摸得更透一寸。“政之所要,在乎民心。”唯有沉到基层一线,才能听见最真实的民生脉动。从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的入户走访,到直播间里与网友的实时互动,新时代的民情倾听渠道正不断拓宽。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走秀式”调研,以“刨根问底”的耐心走进胡同里弄,在居民晾晒的衣被间感知住房改善的期盼;以“设身处地”的共情深入工厂车间,从工人手中的工具包读懂技能培训的需求。要通过建立“民情速递站”收集家长里短的诉求,用“板凳议事会”搭建畅所欲言的平台,把碎片化的民生声音整合成系统的需求图谱,让每一次俯身倾听都成为政策制定的“风向标”,使民生工作从源头就镌刻“以人民为中心”的印记,让群众急难愁盼在“零距离”沟通中清晰呈现。

永葆“躬行之姿”解民忧,让惠民举措落得更实一分。“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就业帮扶、教育提质、养老服务等民生事项,从来不是纸上的规划,而是脚下的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要做民生工程的“施工队长”,在乡村振兴中躬身示范,带领农户蹚出特色种植的产业路;在医疗资源下沉中跑通流程,让偏远地区的群众在家门口挂上专家号;在适老化改造中逐户丈量,为高龄老人加装防滑扶手的“安全线”。面对就业难问题,既搭建校企对接的“桥梁”,也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解决教育焦虑,既扩充优质学位供给,也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对历史遗留的民生“硬骨头”,以“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用“解剖麻雀”的精细一户一户解,让惠民举措从“文件文本”转化为“生活实景”,让群众在衣食住行的改善中感受实实在在的温暖。

永葆“共情之姿”暖民心,让长效保障走得更深一层。“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民生工作既要解决当下难题,更要构建长效机制。广大党员干部需以“共情心”审视政策实效,像对待自家事一样琢磨医保报销的流程优化,像规划自家庭院一样考量社区服务的功能布局,建立“民生体验官”制度,让群众以“用户视角”评价政务服务。要完善“动态反馈”机制,对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等工作定期“回头看”,在“实施—评估—改进”的闭环中提升服务精度。针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也创新“时间银行”“亲情连线”等暖心举措。要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谋划长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嵌入智慧化场景,在教育均衡发展中布局数字化资源,让民生保障不仅解决“有没有”,更追求“好不好”,让发展成果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每个家庭。

发布人:12371网友u84aic 发布时间:2025-7-9 23:48 收藏 阅读人次:842

初审:钱莱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