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
《道德经》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干事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成就自己的过程。而“自胜”的关键,就在于敢于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常和自己“较较劲”。
对“成绩”挑剔一点。一个人在工作和事业上,只要奋斗,就会出成绩,区别无非是大小而已。可以说,出成绩不难,难的是如何正确面对成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用0.897亩试验田产稻谷1172.5公斤,按通行的“七五折”计算,每亩净产量为980.4公斤。对此,他认为“今年实验环境较好”,主动说服验收专家组改用更苛刻的标准计算净出率,最终公布亩产926.6公斤。渴望成绩,宣扬成绩,是人之常情。但面对成绩,应当站在事实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含金量,最大限度地挤掉水分,这才是对待成绩的正确态度。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已经取得的成绩,不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夸大其词;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本着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该打折的打折、该挤水的挤水,让成绩晒在阳光下,经得起事实的检验;要让心态适时“归零”,不让成绩变“毒剂”,成为阻碍进步的“绊脚石”,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实现更大的进步和提升。
对“安逸”远离一点。随着作风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干部身上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情况已取得明显改观。与此同时,不担当、不作为,图安逸、“混日子”的变种作风病也在一些干部中慢慢滋生。比如,有的干部“磨道拉车”,出工不出力,平平安安占位子,松松垮垮混日子;有的“只图面子不求里子”,就要个体制内的身份,不贪不占也不干;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见红头文件就不敢做事,看到“石头”也不敢摸着“过河”,上面推一推,下面动一动,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都是追梦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敢于对“安逸”说不,主动“能”起来,强化能力提升和实践锻炼,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主动“干”起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说干就干、大干快干,既要效率高,又要质量好;主动“实”起来,增强宗旨意识,克服心浮气躁、重权轻责的思想,沉下心思、扑下身子,做实事、求实效。
对“顺利”警惕一点。唐代诗人杜荀鹤有首题为《泾溪》的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说的是在有暗礁的急流险滩地方,人们都能小心翼翼,反而很少有人落水;而到了风平浪静之处,却常常忘乎所以,以致葬身鱼腹。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逆境,往往能够做到隐忍坚持和努力拼搏;可当他们处于人生顺境,面对种种诱惑的时候,反而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最终忘掉了“初心”,抛却了“使命”,丢掉了“四个意识”,放弃了“砥砺前行”。可见,“一帆风顺”并非是彻头彻尾的好事,挫折和困境反而是促进人们反思求变、不断进取的推动力量。因此,党员干部面对顺境时尤其需要“如履薄冰”,自觉抵制腐朽思想、落后文化的侵蚀,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性要求;要安守本职、知责尽责,拎着“乌纱帽”无怨无悔埋头干事,甘当党的“一块砖”、革命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