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解好“基层减负”这道“数学题”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组织部 李大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决定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更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

  常有人形容基层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可见基层责任之重、关系之大。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压力“层层加码”“痕迹主义”盛行等乱象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难以腾出时间和精力聚焦主责主业,致使基层政府、干部形象受损,群众满意度降低,对基层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应当看到,基层“过载”问题并非“一日之寒”,要想切实“减负”,不妨借助数学思维,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换元法”转变思想观念。观念决定行动,一切问题其实都是思想问题。正如解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式子,有时用新的“变元”去替代原来的部分,将会使问题易于解决。为基层减负,作为上级机关首先要转变旧的思想和作风。不可否认,“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度的压力的确有利于基层干事创业。但凡事皆有度,压力负担过重,不仅不利于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反而会引发相反的效果。因此,上级机关应该少一些固定思维,开会不是范围越大越好,发文不是越广越好,要做到该精简的会议少开,可串联的会议合并开,多发一些管用的文、解决问题的文,少发一些层层转发、推卸责任的文。要多一些服务思维,一些常规的表格、资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统计的就不必由基层操劳,一些群众的投诉和反映,能够自身解决的就不必转移到基层;对于基层棘手的事情,上级机关应充分重视,多派员指导协助处理,少出具空洞的原则性的意见,通过面对面的指导,让基层干部真正回归到基层,用绣花功夫去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构造法”优化考核方式。考核是风向标,是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助于准确、客观地识别干部,有助于激发干部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有助于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反之亦然。反观现实中,有的地方怕出问题被追责,将督查检查作为避责的不二法宝,不厌其烦地高频率、重复性检查;有的在督查检查前,要求基层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纸质的、电子的,文字的、形象的,样样俱全,把督查检查搞成了重表不重里的“材料考核”。考核是一项精细活、系统活,应当像解题一样,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详细分析,构造科学的考核方式,以求考准、考实。要向“主动负责”转变,把督查检查当成查实情、抓落实的过程,对发现的问题加强督导整改;要向“问题导向”转变,既着重发现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又及时了解有关政策需要完善的地方;要向“实绩考核”转变,加强常态化了解,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必要的记录、台账要看,但主要看工作实绩,主要关注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反证法”警惕形式嬗变。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当前,给基层减负已经成为共识,从中央到地方,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掀起一波又一波为基层减负的高潮。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就要用到解数学题“反证法”的思维,在一些问题初现端倪的时候,不妨大胆假设,顺其势而推其果,看看导致的后果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从而合理决策、及时修正。比如,减负并不是越减越好,一味唯“减”是举,必然会导致基层失去干事创业的压力和动力,与减负的初衷南辕北辙。又比如,要防止盲目地以数字化来推进减负,导致一些地方在数字上和其他地方攀比,把该减的减完了,把本不该减的也减了,减负最终异化为新的政绩工程。好事要办好。“减负”是为了减轻基层干部的不合理负担,是为了减去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减”多少、怎么“减”,哪些该“减”、哪些又该“加”,需要各级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反复推演后得来,决不能拍脑袋决定,“任性”而为。
发布人:小李捉刀 发布时间:2019-3-12 16:19 收藏 阅读人次:3075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