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贫困户邹孔娥家的三个变化

贵州省思南县合朋溪镇人民政府 吴勇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黑色的柱子,暗红的板壁,洁白的玻璃窗……

  近日,贵州省思南县合朋溪镇脱贫攻坚春季扫雷行动正在进行,这是在该镇秦家寨村贫困户邹孔娥家看到的场景。

  在新建的偏房里,灶头、灶台一应俱全,家电、家具整洁有序。

  据了解,邹孔娥夫妇今年均为48岁,结婚前由于双方家庭条件都不好,结婚后又要抚养小孩,家庭经济是一年不如一年,四边透风的木房、几十年的土灶都没法改变一下。

  采访中,邹孔娥说要感谢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更应感谢帮扶干部的不离不弃,才让她家有了变化,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信心强了

  三年前邹孔娥、肖泽武夫妇可以用“穷得叮铛响”来形容。更恼火的是,由于家庭贫困,夫妇俩自觉矮人一等,怕与人交往,特别是邹孔娥每天门也不出,生怕被人家笑话、奚落。以致于在精准识别群众会上,一些群众都不了解、不认可。驻村工作队拿照片给大家看,把情况讲给大家听后,才顺利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

  帮扶工作队每次到访,邹孔娥夫妇都言必有穷,一幅无能为力、听之任之的模样,甚至认为工作队没有带来好处,是来看笑话的。

  工作队的坚持不懈和长期接触,用真情实意打动了邹孔娥夫妇,他们对工作队的反感和排斥慢慢减少,开始考虑工作队宣传的自力更生、产业发展、奋斗幸福等主张和政策。

  慢慢地,邹孔娥开始勤于收拾房间、规整家里,走出门户参加劳动。妻子的改变给丈夫莫大的支持,他也积极外出务工,有什么干什么,只要不闲着就行。他们还踊跃参加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召开的会议、举办的培训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有劳动就会有收获,通过积极劳动,收入逐步增加,家里开始有了结余,不再为生计发愁的他们,逐步树立和增强了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环境美了

  自身有了一定资金结余,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的政策宣传、帮助下,邹孔娥家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近三年来,通过脱贫攻坚危房改造、四改一化一道、人居环境、教育、医疗等帮扶政策帮助。邹孔娥一家不仅把住房改造一新,还新建了偏房、厨房、卫生间,硬化了院子、入户便道,用上了安全水,购置了彩电、电磁炉、电暖炉,子女们也正常上学了。

  原来的“古董”土灶正式下岗,被“请”出了正房。崭新的厨房里,标准的灶头、灶台有序排列、一尘不染。村寨里,通组公路、连户便道也已经全部硬化,出行非常方便,实现了脚不沾泥。

  邹孔娥介绍说,老公在家时算过账,这几年直接享受的国家扶贫资金有3万多元,非常感谢党和国家的关心。要是没有这些真金白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住上这么舒适的房子。前几天开会时,干部说还要制定环境卫生制度,让大家共同遵守,把农村建设得更美。

“路子”宽了   

  “几年前,我想都不敢想,以为这辈子就是那个样子了。”邹孔娥说,“现在不但环境好了、路通了,连找钱的门路也多了”。

  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工作中,该村创新了“622”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争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把原来各家为政、管理质量不高的生态茶园收归集体经济,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又新建茶园300多亩,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生态茶园面积近700亩。

  生态茶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群众通过茶园(土地)入股分红、进园务工、利润分配等方式获得收入。

  据秦家寨村主任秦扬书主任介绍,集体经济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园务工,既让像邹孔娥一样的农村妇女实现就业,又大幅提升生态茶园整体质量,也促进社会风气好转,一举数得。

  “现在我在村里的生态茶园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够就业,孩子们周末回家都能到茶园挣钱了,老公外出务工也有稳定收入”,邹孔娥说,“现在只要不懒收入路子很多,我们的生活一定会一天更比一天好”。
发布人:奋斗不 发布时间:2019-3-21 13:58 收藏 阅读人次:23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