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涵养“读书三境”的从政品格

西藏自治区比如县委组织部 冯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面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当涵养王国维先生“读书三境界”的从政品格,通过志存高远、刻苦钻研、领悟真谛,不断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品格之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志存高远。

  古之立大事者都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政治自觉、一种习惯、一种修养。苏轼年少时曾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没料到,就在几天之后,有一个老者专程来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原本满不在乎,想着这有何难。结果一看,书上的字他是一个也不认识,顿时脸红万分。老者看到苏轼诚意道歉、若有所思的样子后,满意地含笑而去。苏轼羞愧难当,立马跑到门前,将对联改作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自此以后,他就志存高远,愤发努力,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终成一代大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肩负着“培选管用”干部的重要职责,决不能像年少苏轼取得点滴成绩便沾沾自喜、夜郎自大。要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自觉把读书作为人生修炼执行坚持下去,甘于寂寞和孤独,在立志读尽人间书中淬炼精神、砥砺品格、陶冶情操。

  品格之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刻苦钻研。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享受读书的寂寞、享受读书的宁静。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有一次,读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仍不知为何。组工干部在读书的过程中,要重钻研,防止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避免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要善于吸取书本的精华,化为自己实际的工作能力。这个能力的养成一方面需要保持一种淡泊名利的良好读书心态,另一面需要长时间的潜心钻研,勤奋努力,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在坚持苦学中,养就一身傲雪操守,浩然正气,两袖清风;打磨一副铮铮铁骨,严格自律,公道正派。

  品格之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真谛。

  读书可以领悟真谛,实现自我超越。2003年7月,习近平曾倡导领导干部学习理论要有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实现自我超越。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成为领悟读书真谛的典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同样重视读书的真谛,将读书学习看作日常的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要求以读书学习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进步。组工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履行着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读书不能止于怡情、博采、长才,要增强政治觉悟,涵养道德品性,提升为官做人的境界,不为利益读书。惟如此,组工干部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便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发布人:更敬一步 发布时间:2019-6-13 10:32 收藏 阅读人次:4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