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但问初心 无问西东

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委组织部 曲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以梦为马的执着信念,他们有老骥伏枥的壮志豪情,他们为了群众的急事难事殚精竭虑,为了百姓的安危疾苦辗转无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支书。

  村支书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少数”,肩负着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你把乡亲的冷暖,披在风雨不歇的双肩;你把百姓的得失,挂在日思夜虑的心田”,就像歌曲《老支书》中写的那样,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老支书,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将汗水挥洒在一方热土,带领老百姓闯出致富路,奏响幸福歌,以扎根泥土的矢志奋斗绽放了人生芳华。

  赤心向党,不渝于时代之变。想做个好支书,首先要做一个好党员。对党的热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老支书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主政五十多年,凭着“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的坚定信仰,带领村民实现了家家洋房、户户小康的目标,创造了“天下第一村”的奇迹。他曾说,“一个人要有信仰。我就信仰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一直没有动摇信仰,如果说我动摇了,也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华西”,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对党忠诚,执着一生,老支书们怀揣对党的热爱,对群众的深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实干奉献中,每一位扎根基层的老支书身上,都闪耀着共产党人的信仰光芒,这也是老支书们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痴心为民,不囿于得失之扰。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群众更加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群众的智慧更加强大。实践证明,只有沉下心来向下扎根,才能真正为基层发展花心思、动脑筋,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东头村社区已故党支部书记许巧珍,21年如一日倾心为民,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民服务之中,“活到什么时候,就干到什么时候”,在她84岁高龄时,居民仍5次写联名信要她留任。像这样的老支书有很多,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朴实的情感,拨动着百姓的心弦,他们心里始终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自己。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永葆这种痴心为民的情怀,“把脚跟扎在基层,把口碑立在民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永恒的奋斗目标,永远与群众心连心。

  恒心实干,不退于攻坚之难。老支书官不大,但也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和担当。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勇气,失去创新力和进取心。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原党委书记孟庆喜,一个当时人人羡慕的“万元户”,毅然决然接过当时的“烫手山芋”,誓为马庄“拔穷根”。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在他的带领下,干部群众求新求变,敢作敢为,不到两年就建成年产10万吨的煤矿,投产后只用几个月就还清村里欠债。“唯有奋斗出奇迹,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就是老支书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竭诚奉献终不悔的责任与情怀。伟大的事业和梦想,尤其需要老支书们身上这种恒心实干的精神。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传承这种精神,把担当融入血液,立足岗位,真抓实干,敢啃硬骨头,善啃硬骨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廉心处事,不惑于名利之诱。古人讲: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做人为官,无私才能无畏,只有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不为私欲所扰、不为权力所乱,才能踏踏实实为老百姓谋利益,得到群众的信赖。去年,在省委召开的“寻找老支书精神”座谈会上,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这样说到,“没有什么境界,比心底无私更为坦荡。50多年来,我就是这样坦坦荡荡,心中没有任何挂碍,内心总是充满感激、快乐和欣慰”。多年来,他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折算起来,从1993年至今常德盛让掉的资产高达上亿元。他说,我一分都不要,就行得正,站得直,就可以为蒋巷做更大更多的事情。老支书们淡泊一生、奋斗一生,看起来似乎失去了很多,但他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没有辜负人民的期待,用一颗廉心,换来老百姓千金难买的真心,收获的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满满幸福。

  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怎样才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什么是真正的“扎根精神”,老支书们用数十载扎根基层、默默耕耘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准确的“诠释”。他们的光芒温暖了一方百姓,他们的精神在新的时代熠熠生辉。
发布人:xpjd 发布时间:2019-7-23 09:44 收藏 阅读人次:318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