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百篇图文”记录乡情乡愁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县委组织部 杨洪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一张张照片,记录山东莒北的山水人文,一篇篇文章,诉说莒北的乡情乡事……当我在莒北大地上留下许多脚印后,当我在莒北的乡村拍照书写的时候,我才深切地明白:莒北有讲不完的故事、诉不完的深情、看不完的风景,而要真正了解乡村,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乡村。

  2017年,我毕业到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峤山镇工作,方才熟识“莒北暨东部山丘区”,其包括10个乡镇、559个村,有省扶贫重点乡镇2个、重点村57个,市扶贫重点村7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969户、35321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65%、全市的31%,是莒县乃至日照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在这里工作,我一直在反思,有没有深入的植根于本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真正的了解莒北的产业发展、完全的认识莒北的风土人情;还能不能立足自己的专业、特长、优势,做一点助力于莒北脱贫、有利于莒北发展、促进莒北繁荣的事情。

  从2018年开始,我决定利用假期、周末和午休的时间,带着相机和手中的笔,去拍摄书写记录莒北乡村,一年多的时间里,一棵棵古树名木,一场场地方戏曲、村落表演,一张张抗战时期的报纸,一个个地方特产、名吃,一位位古代廉吏、历史名人、手艺人、建国前老党员……加深了我对乡村文化厚土的认识,分布在各个乡村的老树、老街、石房、古书等历史遗产激起了我对乡村生活的情感、对乡村文化的崇敬和对乡村记忆的怀念,可以说,此番乡村之旅,让我有着别样的精神体验,也完成了我对乡野大地的精神回归。

  2019年年初,在积累了大量的照片和文字素材之后,我决定写一组文章,标题叫做《走进故乡烟云 图说莒北乡村 感悟民间记忆》,发表在自己的公众号里。我用100篇文章、配上100张精选的照片,努力向朋友们讲述莒北的乡村文化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让我记忆尤新的是那些乡土艺人、匠人。比如“与石结缘”的穆家沟村民赵世霞老师,她在山区丘陵处寻石头、在农家院子里磨石头、并在村子里建起了砚石馆展览这些艺术作品,她懂书画、篆刻,并与国家级书法家王守本等人,在砚石馆开办书法课、绘画课等。与赵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有鸟儿不断地鸣叫声,赵老师说砚石馆建成后,有许多鸟在此栖居。我说,这是鸟儿对您的敬意,您为乡村创建了文化馆,给那么多农村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资源,您的这些善行引来“百鸟朝凤”,那天下午回来,我便提笔写下了《百鸟朝凤的“砚石谷”》一文,积极、向外宣传推广,目前赵老师制砚技艺正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让我倍感亲切的,还有那些世代守望这片土地的古树。其中有一颗老树,我把它视为我的扶贫战友,也把它当作扶贫干部一般看待。它位于峤山镇北涧村村南,有150高龄,此树树高仅有半米左右,原因是它曾四次被砍伐,四次奇迹般复活济贫。在1934年被第一次砍伐,把它卖给了老木匠做扁担,可喜的是,第二年古树根盘上又生出三个嫩芽,几年后长成粗壮大树;1954年秋,主人因盖房需要木料,便砍了两个粗杆做了门窗,冬天时,把另一根也砍了,第二年春,又奇迹般的长出三个“孙子辈”的新枝,在树桩爷爷的守护下,又分别长成大树;1970年,因老汉儿女多,生活拮据,不得已又忍痛割爱砍了第三茬,卖钱补贴家用。1971年春,古树再次奇迹般的发出三株新树,如今也早已是同一祖爷爷树墩上的三颗大树。从此,度过艰难岁月的树的主人穆老,格外爱护老槐,看到子孙摘槐花时损伤枝叶都会心疼,如今,此树每年可采摘槐花50多斤,收入1000多元,但穆老总是劝说后辈不要采摘槐花,其对古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让我格外惊喜的,还发现了一些“老朋友”——古籍。四本古书是明代廉吏杨光溥所作的《梅花百咏》《杜诗集吟》《剪灯缫谈》《沂川杨公集》,它们在村民手里流传已有500多年,弥补了当地村民们“可惜杨光溥一生的著作虽多,却在岁月的流逝中大多不见了踪影”的遗憾,自拥有四本影印书后,便被其中的文化内涵所吸引,开始认真研读、翻译古体字。其中《梅花百咏》《杜诗集吟》属于集成诗,文学价值深远,《剪灯缫谈》以风趣的笔触讲述地方民间故事,以故事教化百姓要行善积德;《沂川杨公集》则是杨光溥所作的诗句,记录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作者的情感。与同对“四本古书”感兴趣的退休中学校长交流,目前,他已决定将四本古书翻译,重新印成书,预计2019年年底,就能出版。


  让我倍感温馨的,是那些古老的石房、石墙。爱人同样是大学生村官,与我去乡村游玩拍摄书写乡村时,曾对莒县桑园镇柏庄村的石墙格外动情,她在《记忆老村石墙》一文中深情地写道:“古村落里的老石墙,像那静默的留声机,总欲言又止地想向你诉说些什么。每一块石头的纹理都是独特的,每一处石块间的缝隙都能挤出些情绪。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参差有致,以时间的幽深与空间的错落构成了让人思绪万千的想象。”“石头垒成的房子静静地屹立,成为彰显村庄岁月的地标……石头砌得方方正正,严丝合缝,条件差一点的户里用料便没有那么讲究,而在这参差交错中,奏出了静谧而又深沉的美感。”这些真切的文字,来自于石墙给人的真切体验。


  让我最有获得感的,是对一些“守艺人”的记录。比如在峤山镇的“槐花节”上,遇到当地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姑戏。看到夕阳红剧团成员们席地而坐在草地里化妆、互相为彼此整理装扮、精湛的台上演出,让我实地看到地方戏曲的现状。当年近70的团长王桂英拉着我的手嘱托我说“为我们多宣传宣传,我们这些老年人爱演这戏曲”时,我便决定拍摄《夕阳寻梦的“幕后台前”——峤山镇周姑戏乡村演出纪实》,这是向在乡土大地上巡回演出的民间文艺者的一种致敬。可喜的是,目前,县里已推出“周姑戏”荧屏计划,更好地促进了周姑戏的传承。

  而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叫虎”等等的拍摄撰写,也使我真正认识到: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守住了乡村文化遗产就守住了文化的魂,就守住了乡村的根。

  100张照片,100个故事,记录了莒北的风土人情、特色特产、民俗习惯、民间游艺等,对我来说,拍摄书写自己熟悉并挚爱的乡村,是一种走进乡间文化的机遇,如何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成为这一路拍照是、书写萦绕脑海的问题。

  莒县,是《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故乡,是莒文化的发源地,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而那些散布在乡土间的文化也是莒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莒县正在大力建设中国春秋第一城——莒国古城,如果说莒国古城是莒州大地的月亮,那么散布在各个乡镇、乡村的古街古巷、古树古屋、古迹古画等等,就像漫天的星星一样珍贵。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时间必将证明:如同城市古城的保护与开发一样,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投入,是乡村发展回报率最高的基础性投入,丰厚的历史文化必将是一些乡村发展的“金名片”,也是一些农民群众发展的“金饭碗”。

  所以,我正在思索筹备莒北乡村文化摄影展,试图努力向外界讲述莒北乡村的故事、展现莒北乡村的风情,把挖掘的莒北“活化石”,作为一张张“金名片”呈现给外界,以期能更好地促进莒北的发展。
发布人:莒忞 发布时间:2019-8-2 10:09 收藏 阅读人次:40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