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让青春关乎梦想 无悔选调生之名

安徽省寿县小甸镇 夏俊伟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成为一名选调生已近两年。从高校到农村,从稚嫩学生到已有妻儿,龙门到农门的蜕变历程,留下的是成长的印记。

  因身体原因,我不得不短暂离开我的乡镇、我的村、我的工作岗位,此时此刻,回顾我在安徽省寿县吕圩村这两年,有欢声笑语,有背后哭泣,也有彻夜难眠。

满怀开心,现实打脸“教做人”
——“出发的路,真的和想象的一样吗”

  2017年9月,经自我申请、组织部分配,我第一次踏上了安徽寿县的土地,第一次知道小甸镇,第一次见到乡镇领导。

  人的感觉有时真的很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2017年9月30日,各乡镇到县委组织部接新人,会议室里满满当当二十多人,我竟一眼就感觉她就是乡镇来接我的人,自我介绍时,果不其然,正是小甸镇党委副书记刘书记。党委副书记亲自来接我,感觉挺有面子的,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腰杆都比平日直挺了。

  在镇扶贫工作站临时工作了十来天后,刘书记带着我正式到任职村——小甸镇吕圩村报道了。一路上怀揣着对吕圩村的神秘幻想、对未来工作生活的憧憬期待,想象着第一次见面如何和村干部们打招呼,内心的激动与不安便涌上心头。

  村子和镇政府相距7公里,路很近,近得让我来不及想走出想象,便被现实狠狠一击。离开县道,岔进小路,刘书记提醒我到村了,映入眼帘的场景,完全不是我预想中村部该有的样子:几排瓦屋交错的小院子,院前植被稀疏。如果不是院门上的挂牌和风中摇摆的红旗,很难想象这是吕圩村委会。

  也许这就是选调生该去的地方吧。

找寻初心,青春融入“中国梦”
——“我是谁,为什么我要来到这里”

  我是一名青年、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基层选调生,我仍心怀理想,仍追逐梦想。

  村弱地广,人口众多,重点贫困村,境况之艰,不言而喻。远离喧哗都市,离开父母家人,面对这样困难的工作局面,我有过犹豫,也曾因为父母的重病不起、回归的遥遥无期,而彷徨,想要放弃。只是,每当动摇时,我能够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我来这的初心是什么?”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来自农村的我,听过父母一辈的很多故事,亲眼目睹上一代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整年,却收入微薄、日子清贫,知道基层群众肯卖力气、肯流汗,他们不是没有梦想,他们期待着改变命运,给父母子女更好的生活。

  经历过苦难的人更懂得幸福的真谛,两年来,我参与了村里近乎所有事:产业项目、脱贫攻坚、环境整治、应急处理、基层党建、秸秆禁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等诸多日常工作,以实际行动做好村民的服务者。

  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意思是将自我理想融入国家需要,作为青年一代,我更要把自己投入基层大海,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争当脱贫攻坚的弄潮儿。

坚守本心,收获满满“泥土情”
——“你身上有多少泥土,你就能获得多少真情”

  “你在小甸感觉怎么样?和村民们相处得怎么样?”两年来,不断有人问我类似问题。确实,农村的工作有些平淡无奇,同学朋友时常招呼着我去大城市游历,总是告诉我新上映的电影如何好看、新开的商场如何高档,可接触的基层群众越多,越感到身上的责任越重,越没有心思畅想繁华都市。

  农民的真诚朴实或许已是当下稍显浮躁的社会中最难得的品德之一了。两年来,我在吕圩村的乡间小路收获满满:在村禁烧巡逻时吃过大爷送来的瓜果,在夏日狂风暴雨中接过大妈给的雨伞,听过叔伯们畅叙家常时的欢声笑语,也见过为贫困户送去温暖时他们的热泪盈眶……

  作为年轻村干部,我时刻感受着群众对我的期待,以及对我年轻稚嫩的包容。而我能做的,便是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吕圩这片土地。
发布人:zcc090605 发布时间:2019-8-6 15:13 收藏 阅读人次:4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