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初心·使命”大家谈·学习心得

让“四千精神”在基层一线薪火相传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杨晓昱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四千精神”源自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浙江省。从20世纪末开始,为摆脱贫困,浙江的老百姓就用“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精神开辟了崛起之路,浙江的改革发展离不开这“四千精神”的彰显和弘扬。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战,在这场战役中,基层一线的奋斗者从艰苦奋斗到顽强拼搏,干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都是“四千精神”的生动写照。当我们在阅兵方阵中看到“脱贫攻坚”方阵昂首挺胸向我们走来时,无数扶贫人、贫苦群众瞬间热泪盈眶,这支方阵充满了感动,更宣示了基层一线的脱贫决心。

  感悟“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走遍千山万水。精准扶贫在路上,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要打赢这场战役,踏石有印、帮扶有痕是第一步。我们说谋事要实、做人要实、创业要实,扶贫更要实打实,基层干部要学白藕扎深根,莫效浮萍水上漂,步子迈稳、抓好落实才能将脱贫攻坚的一条条硬杠杠真正地执行好。走遍千山万水不是走马观花,更不是蜻蜓点水,“踏石有印、抓铁有痕”这八个字铿锵有力,基层干部要用这种劲头不断地将脱贫攻坚引向深入,工作扎实,不管做什么事,都能留下深刻的“痕迹”,这种劲头对于基层干部而言,既是一种走遍千山万水的精神状态,更是基层工作所要求的务实求效。

  涵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耐力,说尽千言万语。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人,既是扶贫干部,亦是贫困群众。一方面,扶贫干部要学会讲政策、讲理论,当好贫困户的“知心人”,要帮助群众理解各种理论,要让群众知情,让群众知晓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各项扶贫政策,在耐心地“说”与“讲”中增进与群众之间的感情,当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群众心里的“传递者”。另一方面,贫困群众要想真正脱离贫困,既要在物质上摆脱贫困,也要在精神上“富裕”起来,“说尽千言万语”既要求扶贫干部奔波在地里田间,做好贫困群众的心理疏导,也要求基层干部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耐力鼓励贫困群众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

  练就“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韧性,吃尽千辛万苦。千难万难,畏难才是真难,脱贫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吃得苦中苦,方能攻克难关。当前,我们正在向贫困发起总攻,犹如拧紧“发条”一般,广大基层干部要有善于吃苦的筹谋,找准关键点,立下愚公志、啃下“摘帽”这块硬骨头。特别能吃苦,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能吃苦才能战斗,能战斗才能攻关,深入基层一线就应具备吃苦精神,基层需要有能力的干部,扶贫更需要能吃苦耐劳的好干部。基层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就要拿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决心和勇气乘风破浪,清除脱贫攻坚道路上的障碍,历经千辛万苦方能一往无前。

  锤炼“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的意志,想尽千方百计。脱贫办法千万种,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需想尽千方百计去点燃群众的“致富”希望,尽心尽力去解决好贫困群众的“困难”。基层干部要带着办法去扶贫,困难越多,越要学会钻研,在刻苦钻研中萌生点子,大胆创新,勇于走出脱贫攻坚的新路子。要学以致用把各项理论政策用好用活,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模式,不因循守旧,不满足于现状,善于动脑筋,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刻苦钻研、敢于创新”要求基层干部带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在创新中找到出路、找到办法、找到答案。

  了解昨天才能更好地把握明天,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尤其是当前脱贫攻坚战收尾关头,基层干部更应借鉴这样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让“四千精神”薪火相传,开辟出一条充满“幸福感”的复兴之路。

发布人:是昱不是玉 发布时间:2019-10-8 14:17 收藏 阅读人次:1136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