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爷爷的“酸苦辣甜”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人民政府 黄博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爷爷是地地道道的重庆磁器口人,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他的人生曾经有无数可能,但他却选择扎根大山,用大半辈子时间来做一名支教老师。每当我问起他支教苦与否,他总操着浓浓的乡音回答:“咋个不苦嘛,但是现在甜了嘛!”爷爷是从艰苦时期走出来的,虽然年代已久,但从他的经历中我仍然能感受到山区里的“酸苦辣甜”。

  爷爷心中的“酸”是从教之初的辛酸。60年代初,爷爷背井离乡来到大山深处。泥泞操场、木质材料教学楼、缺少门窗的教室、漏雨瓦制屋顶以及办公、储物一体的“综合性”教师宿舍,这便是当时的校园面貌。因为物资匮乏,黑板是涂上墨汁的大木板或者在墙上就地一刷,桌椅大多是学生自带,从教具到生活用品,都得靠老师的双手和智慧。由于师资不够,爷爷同时教几个年级、多门课程,用他的话说,山里念过书的人,大多是他学生。就是这样的条件,爷爷一待便是30年,人生美好都献给了大山。前段日子,爷爷故地重游,崭新的校园让他乐得“合不拢嘴”。2009年开始实施的特岗教师政策为山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截止2018年年底,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补助资金和带动地方投入合计5426亿元,山区学校硬件、软件焕然一新。支教老师再没往日“辛酸感”。

  爷爷心中的“苦”是大山生活的贫苦。扎根大山,爷爷不仅是支教老师,也是一位农民。听爷爷讲,那时好几户人挤在一个院儿里,大人要忙着下地干活、挣工分,五六岁的孩子要帮忙分担家务。初到山里,爷爷对农活并不熟悉,如今透过手上的老茧依稀能看到他插秧、割谷的身影。那时候的山区,“能吃饱”成了人们的生活动力,爷爷虽有教师工资,但一家六口的“柴米油盐”全在这里边儿,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好的。如今,脱贫攻坚让山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土房子”变成了“洋楼房”,劳务输出和农村产业使山里人腰包“鼓起来”,“能吃饱”变成了“能吃好”。截止2018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将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爷爷的“苦”永远留在了往日大山里。

  爷爷心中的“辣”是口味不变的乡愁。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吃辣是爷爷不变的习惯,在远离家乡的大山里,“辣”便成了爷爷对亲人的思念。因为交通不便,从山里走到镇上需花两天时间,然后乘车、坐船耗费一周才到达重庆,路途遥远和时间不便使得爷爷每隔四年才能回家一次。如今,大山“四通八达”的硬化路早已解决了“出行难”,通村公路、组级公路、到户公路、人行便道的建设,让山里人出行更加便捷高效,曾经的“走得了”变成了“走得好”。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国新增高速铁路运营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30多万公里,自驾游、高铁出行成了“新风尚”。去年爷爷八十大寿,重庆的亲人中午出发都能赶上祝寿晚餐,一道道辣味儿十足的家乡菜不再是“乡愁”。

  爷爷心中的“甜”是教师心中的“幸福甜”。从教40余载,爷爷见证了校园的变迁、大山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作为一名老教师的“幸福感”,它来自学生的爱戴、获得的荣誉以及国家的关爱。过去山区学校的待遇和生活环境影响着教师职业声望和职业吸引力,使得年轻人对山区从教“望而却步”。如今国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从2018年7月1日起,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提高到西部地区年人均3.82万元,学校教学环境、教学理念以及生源质量都发生了变化,“三尺讲台”成了广大山区教师人生“大舞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扎根山区、奉献山区,这些怀揣“教育梦”的老师在尝尽山区“酸苦辣”后,更多是收获的“甜”、是幸福的“甜”。今年重阳节,爷爷收到学校工会送达的祝福,他对慰问人员说道:“山里教书几十年,校园越变越好,山里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作为一名山区教师,我是幸福的!”
发布人:跷跷加悄悄 发布时间:2019-10-15 11:59 收藏 阅读人次:4545

回复

1月华如水加油发布时间:2019-10-18 12:35

同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深有体会,教师行业,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但是做教师,越来越幸福,越来越有成就感!

引用 回复

2月华如水加油发布时间:2019-10-18 12:38

同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深有体会,教师行业,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但是做教师,越来越幸福,越来越有成就感!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