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初心·使命”大家谈·学习心得

拧干主题教育“水分”

贵州省黎平县委组织部 王邦和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当前,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如火如荼进行。然而一些地方的主题教育活动效果不佳。有的学习教育不走心,以工作繁忙为由,搞形式主义;有的调查研究不深入,满足于闭门造调研报告;有的检视问题不具体,害怕得罪人,不痛不痒,点到为止;有的整改落实不到位,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文件里。凡此种种,都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嫌疑。主题教育是一门精细活,必须拧干其中的“水分”,提升主题教育的质效。

  “真”字当头。态度决定高度,思想决定行动。学习教育“掺水分”,主题教育就必然打折。积极参与学习教育,是每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要把学习教育作为筑牢信仰之基的“加油站”,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洗涤思想灰尘,不断上紧党性“发条”,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要把学习教育作为补足精神之钙的“保健品”,把讲认真贯彻学习教育全过程,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吸收影响,强健肌体。要把学习教育作为把稳思想之舵的“导航仪”,通过学习重要讲话、经典文章、先进典型事迹,克服自己“四风”顽疾,做到以学促做、以学促改。

  “深”字为纲。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如果不接地气,不深入基层,没有一点现场精神,仅把调研囿于办公室听汇报,自然就听不到群众心声,看不到基层实情,访不到有用民情,感受不到基层冷暖,调研也就无从谈起。要瞄准调研的“靶心”,明确调研的主题,带着问题下去,不能搞“下去再说”的盲目调研。调研工作定位不准确,就会偏离重心,越走越远,达不到预期目的。要沉得下去,“身入”更要“心入”,杜绝“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车轮上”的调研,坚持不打招呼,不预设调研路线,深入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多看看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才能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结症在哪里,有什么办法解决。对于调研结果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方法。

  “准”字为要。不可否认,有些党员检视问题“避实就虚”,有的“轻描淡写”,还有的干脆直接将他人问题堂而皇之“拿来主义”。这其中原因是担忧检视问题后“打自己的脸”,根本原因还是形式主义在作祟。要学会用“放大镜”发现问题。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根据专项整治工作与群众强烈反映的问题查摆自身,对大问题不逃避,对小问题不轻视,开好问题“诊断书”。要学会用“透视镜”解析问题。善于透过问题现象把握矛盾本质与规律过程,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深挖问题背后的根源,标本兼治,促进问题整改。要学会用“望远镜”预防问题。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防微杜渐,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扩大与激化,在实质检视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实”字打底。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整改落实的成效如何。如果只“提问”不“答题”、只检视不整改,口号“震天响”、执行“挂空挡”、落实“打折扣”、整改“躲猫猫”那一套,取得实效就无从谈起。对待问题的态度要鲜明。不管是自己找的问题,还是他人点的问题都要主动认领,能立即整改的“马上就办”,需要时间整改的要建立问题清单,倒排工期,限期整改到位;整改措施要实际。面对复杂的问题要善于“庖丁解牛”,发扬钉钉子精神,找准差距、补齐短板,把需要整改的问题一个一个抓到位、落到底,才能吹糠见米、药到病除,让老百姓看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整改标准要严格。要克服问题整改过关意识和“闯关”思想,敢于较真碰硬,脚踏实地抓整改,不自降标准,让整改结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发布人:王邦和 发布时间:2019-10-15 15:00 收藏 阅读人次:4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