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初心·使命”大家谈·学习心得

探究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问题”

四川省筠连县工业园区监察审计局 徐元金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守望初心的同时,还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践行使命、勇于担当上。要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实在功夫,深入了解掌握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和根源所在,为从根本上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找准问题、溯好根源。

  动力弱活力差、严管厚爱不够是干部不愿担当作为的主要根源。一是以上率下不够,从严监管不力。一方面,少数县级部门工作作风漂浮,“一把手”率带作用不够、工作浮在表面,造成副职不好管、不深钻细研政策业务工作,中层干部不能管、办事推诿扯皮,普通干部职工人浮于事,有的遇到问题绕着走、不敢碰硬,有的积极怠工、出工不出力,工作纰漏百出,对上汇报不清,对办事群众颐指气使,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差异化考核不健全,岗位间绩效奖励差距不明显。二是及时激励不够,针对性不强。当前干部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集中体现在经济收入、成长空间、价值实现三方面,他们普遍希望有更高的经济收入,其中年轻干部和男性更看重成长空间;文化程度越高的干部,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越强烈;女性干部更看重工作条件。机构改革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干部“天花板”现象更加突显,特别是年龄越大的干部“天花板”意识越明显。三是减压减负不够,工作任务繁重。大部分领导干部反映近几年工作感受最深的是:会议多、责任大、待遇低。过度问责、考核泛滥严重影响了干部担当作为的决心和信心,打击干事创业积极性。因文山会海、过度留痕、一票否决等形式主义的存在,干部一不留神就会踩到地雷、陷入困境,工作后顾之忧越来越多,工作主动性越来越差。

  责任重压力大、幸福感获得感不强是乡镇干部不愿扎根基层的主要根源。一是责任重大、压力很大,乡镇干部缺乏归属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因处于工作落实、压力传递的神经末梢,依然面临会议多、材料多、督查多、问责多等问题,个别部门之间统筹协调不够,各自为政、自上而下“甩责任”,乡镇接到的每项工作都要“规定动作”不走样,各级各部门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满天飞,过多时间耗费在开会“抓贯彻”、留痕“做证明”上。部分乡镇干部压力过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二是待遇不高、保障不足,乡镇干部缺乏获得感。调查发现,虽然县财政给予了乡镇干部补贴,但是额度总体偏低,与乡镇干部承担的工作量、工作压力不成正比。乡镇到县城交通方便,为了照顾家庭、教育子女、调节压力,以及乡镇建制调整后,周转房、食堂、活动场所配套设施保障不够等客观原因,乡镇干部不同程度存在走读现象。三是幸福感差、获得感弱,乡镇干部缺乏满足感。一方面,乡镇工作事务多、工作任务重,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处理群众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偏远乡镇的干部往往一周往返家庭一次,照顾不了家庭和子女。这就使得部分乡镇干部心理落差大,感到成天忙忙碌碌没有工作成效,常常离开家庭没有尽到责任。

  事情多待遇低、岗位吸引力不足是村组干部队伍不稳的主要根源。一是待遇保障偏低,村组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村组干部待遇普遍偏低,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成正比。村级工作经费相对偏低,而且由于自上而下经费偏紧,部分村的工作经费被乡镇挤占,村组干部感到干事无钱。同时,养老保险相较城镇职工而言明显偏低,后顾之忧没有保障,退休时领到手的金额与一般群众无异。二是工作任务繁重,村组干部自由发展空间小。当前大量工作都需要村组干部去落实,村干部基于自身能力素质、时间精力,完成“规定动作”都感到十分吃力,没有时间精力做自己的事情,有一种被动应付感和盲从感,因而感到这个岗位没有干头。从走访的贫困村看,村干部每月工作都在20天以上,而且不分白天黑夜。三是源头活水不足,村组干部更新换代节奏慢。新时代赋予村组干部新任务和新要求,特别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从严治党等工作任务,大量需要有文化、有能力、有见识、有水平的年轻干部,然而,“有能力的不愿意干,愿意干的没有能力”的尴尬局面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这就使得部分村的工作以完成任务应付了事、乡镇帮助共同推进等形式进行,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水平。
发布人:让风吹散我 发布时间:2019-10-30 16:35 收藏 阅读人次:726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