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移风易俗应移掉“人情之弊”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洪家嘴乡统计站 段官敬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身边常有人念叨,“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如今,在少数农村存在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厚重礼金“还不起”等问题,引人深思和感慨,农村不再是那个单纯、质朴的农村,“回不去”了。

  忆往昔,农村办宴席各家派人去帮忙,蹭热闹、沾喜气,大伙东拼西凑桌、凳、菜、碗,“零礼金”无非是送点蛋、面等食品,主人家摆个流水席,客人们吃上一顿就算了却一件大事。和睦邻里、浓洽氛围、古朴民风,一一令人记忆犹新。如今,好日子来了,百姓群众“富了”,个别村民思想却“穷了”,攀比之风、浪费之风卷卷而来,从婚礼到葬礼,既讲究所谓礼节、又在乎礼金,让人情味变成了人情债,掀起了一场不堪其扰的庸俗之风狂欢。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是人之大事。谁都想纪念一下重要日子,邀请亲朋好友做个见证。何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忠孝仁义、廉耻礼德等,办个宴席、开个流水,既有传统理念,更有人情写照,无可指摘之处。然人情贵在坦诚真实,错在繁文缛节、变质走样。用金钱捆绑人情,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剪不断,理还乱”,如某地报道一村民为收回礼金,替过世30年的爷爷办葬礼,刷新和颠覆了“三观”,突破了道德理论底线。

  “人贵相与知,何必金与钱”。人情相知相慰,往往并不是物质的等价物,最珍贵莫过于情感相交的贞洁与纯粹。南北朝诗人陆凯在《赠范晔》中云,“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折花赠春予友人这段佳话,成了千古绝唱。在个别村民眼里,如今“谈感情伤钱”,将人情裹挟在礼金背后,你来我往、唯“礼”周到,让人情交往、宴席集会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更多的庸俗气、铜臭味铺满桌。因此,移风易俗的靶子在人情积弊,动刀子刮骨疗毒,还人情一片净土爽气。

  鲁迅先生在《习惯与改革》一文提到,改革要将“风俗”和“习惯”,包括在“文化”之内的,“倘不将这些改革,则这革命即等于无成,如沙上建塔,顷刻倒坏”。革新民风、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定然不能“沙上建塔”、舍本逐末,要盯紧人情之弊的漏洞进行精准下药。如约束宴席规格、礼金多少,常难以起到立竿见影成效,甚至“桌上一套,桌下一套”,无不是人情之弊在作怪。说到底,人情回不到正常轨道,潜规则隐匿在“台面下”,移风易俗是无法彻底成功的。

  浇风易渐,淳化难归。斩断人情之弊的祸根,力挽狂澜于淳朴民风,可以以雷霆万钧之势,加以引导、教育、内化,但切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大搞“一刀切”。否则,就如同某地出台“六十岁、周岁禁止搞宴席,丧礼上不能祭祀”等雷人规定,不但起不到引领新风的作用,反而引发社会强烈反感。饭要一口一口吃,人情要一步一步进正轨。这需政府相关部门多些耐心、集起定力,与人情之弊来一场攻坚战,让百姓群众过上既幸福又新风的好日子。
发布人:曹句文 发布时间:2019-10-31 10:49 收藏 阅读人次:3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