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由于异地就职,工作与生活、事业与家庭难以兼顾,一些基层干部面临辞职、调动进退两难的处境,甚至在一些地方,异地调动成了“拼关系”。各级党组织如何解决千万基层干部异地调动之苦,用好基层干部异地调动的“红黄绿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创新打通基层干部异地调动的“绿灯”。近年来,各地出台一系列措施,根据干部实际因人而异制定一些人性化的措施切实帮助干部解决后顾之忧,让干部不想“走”,努力激活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的奋斗基因。比如组织出面帮助解决好子女上学、家属调动等问题;切实落实好“公休假”、“探亲假”等福利;改善好单位的住宿、生活环境和条件,为干部八小时外提供丰富多彩的的文化体育活动;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同志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等。但是,各级党组织对于需要异地调动的基层干部,要健全谈心谈话制度,动态适时掌握基层干部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全面分析基层干部异地调动的“病因”,对那些确实需要异地调动的基层干部开好“绿灯”,通过定期遴选、简化调动流程等方式,让基层干部感觉的组织的温暖。
适度把握基层干部异地调动的“黄灯”。对于基层干部异地调动难的问题,要从“一分为二”辩证地去看待。如果调动随意、任性必然会导致干部队伍的不稳定。比如,新招录的公务员刚刚转正,就调入其他地区,不仅会抬高原单位的用人成本,也不利于工作的承接和延续。但异地调动,实现人员新老更迭,能够带来工作思维、经验等方面的交流碰撞,也能够解决一些干部在婚姻、养老等方面的问题。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异地调动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将在外地学有所成的人才引进回来,规定服务一定年限、表现优异的干部可报销一定往返交通费等,尽量对那些异地调动模棱两可的情况,能不调动的不调动,适度把握基层干部异地调动的“黄灯”,确保基层工作的稳定性。
严格控制基层干部异地调动的“红灯”。当然,一旦给基层异地调动松绑,偏远地区可能成为一些公务员调入发达地区的跳板。另外,异地调动还需盖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各式各样的印章,导致有门路者一路绿灯,无门路者只得仰天长叹。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控制基层干部异地调动的“红灯”,从加强外部监督、统一政策规定、建立调动人的权利保障渠道入手,完善规范、透明的制度,使其在阳光下运行,让异地调动产生的关系网才会失灵,让利用权力调动失去“市场”;同时,搭建基层干部晋升职级的“大舞台”,让干部看得到奋斗前景和发展目标,解除实干者“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后顾之忧,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盼头、能干事的人有奔头、干成事的人有甜头,激发基层干部实在实干、想为愿为的内生动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加大对异地工作政治可靠、工作扎实、成绩卓越干部的关心厚爱,让他们唱响为民服务的舞台,挑起改革事业的大梁,真正做到在政治上关注、生活上关心、精神上鼓舞、经济上奖励,真正让“实干”者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