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要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从2019年开始,用5年时间,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把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是保持和提升党员党性的有力抓手,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是十分必须且必要的,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如果着眼局部不难发现,一些地方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同程度存在“走形”现象。比如:有的不结合不同党员群体实际,搞“眉毛胡子一把抓”,违背教育培训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的不与时俱进,简单地走老路子、用老办法,教育培训方式方法“道士念经—照本宣科”,千篇一律;有的不注重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把党员教育培训当成走过场,只求“过得去”不求“做好了”,满足于向上交差,完成任务。凡此种种,不仅造成党员教育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更是会削弱党员的党性意识,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摸清群体特点,增强有效性。给全党9000多万名党员做轮训是一个庞大和系统的工程。先不说数量之多,单是捋清不同的党员群体的分类就是十分具体的。党员分布在不同的行业,从事不同的工作,年龄、学历、身体状况、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都存在较大差异,不一而足。既有退休党员又有在职党员;既有经商党员又有务农党员;既有在外流动党员也有大学生党员;既有年纪较大党员也有长期卧病党员……还有一些经济困难低收入党员,思想情绪波动,层次十分复杂,更是加大了管理培训的难度。教育培训要避免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要科学考虑针对性和个体性,特别是培训时间的分配和培训后教育评价,充分调动党员学习积极性。
结合实际情况,增强精准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正所谓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主要是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安排,主要学习党史知识、时事政治和会议讲话精神等,不论是机关党员还是农村党员,亦或是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员,往往都是“来者不拒”,进行枯燥的理论灌输,没有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以至于他们对所安排的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不愿参加,从而影响了教育培训的实效。教育培训要摸清党员的思想脉搏,区分层次、区别对象,结合具体实际来开展,培训时段也要因人而异,比如要避开农忙时节,积极研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
改善培训方式,增强参与性。目前主要的教育培训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员缺乏互动,体现不出教育的实效,完全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去到红色教育基地观摩学习也是仅满足于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浮于表面,走马观花,一问三不知——不知为何来、不知缅怀谁、不知学什么,没有沉下心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对照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差距和不足。凡此种种,缺乏对先进教学方式的探索研究,导致培训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培训要运用不断丰富培训方式,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合理安排有效的培训时间。开展典型教育,要重点引导党员学习重大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 ;要用好“共产党员”教育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载体,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要分期分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落实学时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