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造福人民的政绩倍有“面子”

四川省旺苍县人民医院党办 李海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被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文,要求将其纳入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内容严查实改。

  “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之所以仍有市场,乃不正确的政绩观作祟。一些干部在为民谋福祉的工作上开动脑筋不够,功课做得不够,却在快出政绩、早出政绩上搞形式、做显绩,“花样翻新”。劳民伤财不说,还因为耽误了大量抓落实的时间而丢了“里子”,更容易滋生欺上瞒下的弄虚作假。干部、群众都非常反感。

  追求政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但务必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什么才是正确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造福人民”才是共产党人最大的政绩。是故,造福人民才是“政绩”,人民幸福才有“面子”。

  在固牢“根本”中造福人民。什么是政绩、为谁创政绩,关键要弄懂谁是根本。汉·贾谊《新书·大政上》说:“民无不以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人民才是我们的根本。党的性质、宗旨、思想,也都决定了我们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作为根本。是故,只有牢固树立了“以民为本”的观念,心中才有人民,工作才有方向,行为才有规矩,才能从思想深处把为民造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摒弃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把“造福人民”变成自觉行动。反之,离开了人民这个根本,就好比鱼离开了水,毛离开了皮,“为民谋福祉”就成了一句空话。如是,再好的“官声”、再美的“面子”,都是昙花一现,甚至是“疮疡之鲜”。如此顾了“面子”失了“里子”的“政绩”不要也罢。

  在务实躬耕中造福人民。宋·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书》云:“为政之道,在顺民心。”顺应民心就是要当好“公仆”,做人民群众喜欢的事。是故,党员干部要认清角色定位,永葆“公仆”本色,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扎实有效的实绩办好群众急难的事、关心的事、期盼的事,做到在决策中、工作中瞄准群众需要,把握规律性、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杜绝利己性,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格尽所能,认真履职,用真情、真爱和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期盼,切实把发展的工作抓落实,把为民谋利的事抓落实。

  在人民满意中收获“面子”。干部的政绩观是否端正、工作是否是为人民造福,要看群众满不满意。观念正、工作实、有收获,群众就满意;一味做“官样文章”,摆“花架子”,“面子工程”高、大、上,群众事情软、浮、拖,自己“体面了”,群众犯难了,“里子”都没有了,政绩在哪里?面子又何在!如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基层面貌焕然一新、处处充满生机活力,人民安居乐业,衣食住行长久无虞,把满意写在脸上,这该是多么大的政绩、多么光鲜的面子!

  宋祁的《杂说》中说:“民,国之基也,五仞之墙,所以不毁,基厚也;所以毁,基薄也。”老百姓是国家的基础,五仞高的墙之所以不毁坏,是以为基础深厚,其所以毁坏,则是因为基础薄若。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人民谋利,从造福人民中求政绩,以人民幸福为面子,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如是,不仅政绩有了,“面子”也更加光鲜、“里子”更加扎实。

发布人:WCHG 发布时间:2019-12-8 19:02 收藏 阅读人次:2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