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基层“小温暖”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高场镇政府 朱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上周周末一大早,我坐上公交车去单位加班,当时的心情也和天气一样“灰蒙蒙的”。突然,我注意到旁边有个七八个月的小孩朝着我笑。小孩胖嘟嘟的,眼睛大大的,甚是可爱。小孩的笑容好像有治愈一切的“魔力”,让我的心情瞬间“明媚”了起来。四年多的基层经历,的确有许多“996”“白加黑”“5+2”,但其中的“小温暖”“小确幸”却给予了我不断前行的力量。

  那些“小温暖”不过是最平常的“寒暄”。工作日上班前,我有时候要先去“马铃薯农贸市场”买菜。菜市场是最具生活气息的地方,很多卖菜的阿姨都来自场镇周边的村。她们总是用最质朴的乡音给我打招呼:“小妹儿,又来买菜啦?今天想买点啥子?这个瓜瓜是我今天早上才摘的,安逸得很!”这些“寒暄”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仿佛我们是老朋友,我们不再只是简单的“等价交换”关系,菜市场便是我们相约的“老地方”。我在菜市场见证了本地特色农产品打开销售渠道的过程。以前,红心猕猴桃、茵红李等农产品主要依靠本地市场销售,销售渠道窄,供过于求,销售价格始终上不去。近年来,乡镇政府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引导农户通过淘宝和微信等互联网工具实现农产品的对外销售,大大拓宽了销售渠道。农产品供求关系终于实现了“大逆转”,价格上去了,农户便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我在菜市场见证了乡镇的发展,作为推动乡镇发展的一名参与者我倍感荣幸。

  那些“小温暖”是乡亲的“举手之劳”。“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我在农村长大,毕业后又回到基层工作,我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结”。基层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最纯朴的老百姓,他们的朴实无华总让我“动容”。我仍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为了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我七点半才离开单位。我走到公交站台等最后一班回家的车。有两个阿姨走过来问我还有没车。我告诉她们还有一班,可能还要等等。阿姨告诉我,她们在街上做红苕粉,做完了就这么晚了。边说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面包递给我:“还没有吃饭吧?先吃个粑粑。”我说不用不用。阿姨就不由分说地把面包塞给了我。那个小小的面包,对于那时候早已饥肠辘辘的我来说,简直是“至宝”。虽然我已经记不清那两个阿姨的模样了,但这件事情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直到如今仍“温暖”着我。每每想起,我又会想到初中求学时,在往返路上口渴了就到路边的房子里“要水喝”,走到哪里都会被叫做“大囡”。基层工作虽然繁琐,有时候会感觉压力很大,但是那些“小温暖”却成为我坚持的原因和前进的动力。

  那些“小温暖”是小伙伴的“关心”。在基层工作,我收获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这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不管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时的“并肩作战”,或是伤心难过时的默默陪伴,还是生病时的关心与问候,这些都“温暖”着我。2016年,我接手一个新的工作,由于经验不足,工作进度严重滞后。接连加了几天班的我,给几个同事发了微信求救。我当时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因为第二天恰好是周六,那些同事本身负责的工作就很多,他们肯定想陪陪家人、休息调整一下。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第二天他们都来了,都来帮助那时因为工作“头大无比”的我。那一刻我感觉特别“温暖”,我们不再是“单枪匹马”,我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这些基层“小温暖”,慢慢汇成了“温暖的海洋”。我感谢给予我“小温暖”的人,是他们让我有了动力和方向,在基层这片热土奉献青春、挥洒汗水。

发布人:信马游江 发布时间:2019-12-12 12:38 收藏 阅读人次:26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