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一句“兄弟你来啦”道不尽的是干群“鱼水情”

四川省旺苍县人民医院党办 李海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静夜,观陈新建执导的电视剧《老农民》,其中一个片段,让我眼含热泪、心生温暖,心情更如窗外嘀嘀嗒嗒的雨点,久久不能平静。

  周省长下乡视察,老农民牛大胆一步上前,亲切地搂着他的肩膀喊:老弟,你来啦,现场众人目瞪口呆。周省长却面带笑容,一把拉住牛大胆的手,说:叫老弟,亲切!

  那一声“兄弟”的呼唤,那一句“叫兄弟,亲切”的回应,顷刻间拉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道尽了干群间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系的“鱼水之情”。试问:有谁不为之动容?不为之感叹……

  曾几何时,有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喜欢在群众面前“摆架子”,派头十足、官威十足,目空一切、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刚愎自用,语言“高、大、上”,行为“孤、傲、冷”,让人“退避三舍”、使人不敢接近,无形之中在干部和群众之间竖起一堵高墙、划下一条鸿沟。群众说不出心里话,干部走不进群众心里,并徒添诸多干群矛盾。

  也许有人会说,不过就是一种称呼、一句对应的回答,话说得好听而已,有谁不会?然而,没有真情怀,哪能够道得出“叫兄弟、亲切”的真诚、接地气;没有真功夫,哪能够换得来“兄弟、你来啦”源自肺腑的呼唤、褒奖……那一呼一应间,彰显出的,是干部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与厚、浓与淡;是群众对党、对干部的拥护和爱戴。

  言为心声。无论是“呼”还是“应”,都是内心深处的真情流露。没有“爱民如子”“视民如伤”的深厚情怀;没有呕心沥血的务实躬耕;没有为民谋福祉的初心使命;没有血与肉、鱼与水的密切联系,语言再美、再煽情、再动听,都是一锅好看不好吃的“未熟牛肉”;都换不来“牛大胆”那一句巴心巴肝的“兄弟,你来啦”……

  其实,欲得那一声“兄弟”的呼唤、那一句“叫兄弟,亲切”的回应并非什么难事。只要我们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离得开“官椅”,脱得下“管帽”,放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沉到基层,走进农家,听听“鸡鸣狗叫”、看看“山花野草”,吃得了“苞谷洋芋”,睡得下“竹席木床”,握得稳“青冈锄把”,背得惯“尖底背篓”,忍得住群众唠叨,懂得起民声民意;感受群众的生活,体会群众的疾苦,了解群众的需要,倾听群众呼声;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做群众急需做的事情;与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像“亲戚”“朋友”一样摆摆“龙门阵”、说说“体己话”、喝喝“粗碗茶”、吃吃“苕稀饭”,就着“萝卜泡菜”整几口浓烈的“苞谷烧”,就能够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肉联系;群众就会喜欢我们、爱戴我们、想念我们;就能够听得到那一句“兄弟,你来啦”;如果我们干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的“椅子”“帽子”,“浮在上面”“沉不下去”,“两手不沾阳春水、双脚未见田间泥”,甚至做一些“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取悦“上面”、糊弄“下面”而劳民伤财,群众焉能高兴?满意?焉能发自肺腑地叫我们一声“兄弟”、说一声“你来啦”……

  我们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唯有像习近平同志那样“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恪尽所能,认真履职,用真情、真爱和实际行动,架其干群“连心桥”、建起干群“鱼水情”,听到那一句“兄弟,你来啦”,都是常事……
发布人:WCHG 发布时间:2019-12-12 15:23 收藏 阅读人次:287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