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阵阵,祝福声声,人群攘攘……悄无声息中,“年”渐次拉开序幕。年货是中华民族的情节,年货是辛勤耕耘的成果。君不见,一家老少,喜笑颜开,满实满载;君不见,大包小袋,各色物品,一应俱全。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个偏远小县城,加入年货队伍的,好大部分陌生面孔,他们不远千里从浙江、上海、江苏、西藏等各地赶回来过年。当他们把大街围挤得水泄不通的时候,当他们满怀喜悦置办年货的时候,当他们扶老携幼其乐融融的时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正是这样的图景吗?作为小小的“州县吏”,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兴奋,没有理由不感到欣慰。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习惯了坐在办公室、关在车间、走到幕后,与基层群众少于直接的接触,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来去,已然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更别说他们的“年货”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只有走出车辆、走出办公室,真正走到台前,始终保持“密切党与群众鱼水之情”的初心,才能知民情、晓民意,分享群众“年货”的喜悦,那“一枝一叶”才成繁茂昌盛,永葆盎然生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喧嚣背后总有寂寞。睁大眼睛,你总能看到那熙攘的人群中,总有一双可怜巴巴的眼睛,望着琳琅满目的“年货”而囊中羞涩;你总能感受到那些刚越过脱贫线的贫困群众,放弃置办“年货”而呆坐家中,或者把自家的猪肉、鸡蛋拿到市场上卖给别人作为“年货”;你总能想到为了置办“年货”,回乡的游子不知节省了多少个月的零花钱,不知拼命加了多少夜班……那些笑容和喧嚣背后,也许还有不少“民间疾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只有善于“卧听萧萧竹”,始终保持“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初心,才能走出喧嚣,听到民间疾苦,让每位中华儿女都能买到心怡的“年货”,享受到“年货”的喜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繁荣落尽,闭目凝思。那一袋袋饱满的“年货”、那一张张愉快的“笑脸”、那一个个期待的“眼神”、那一个个留连的“片段”……不正是我们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责任担当、任务要求么?当主题教育结束之后,我们的初心在哪儿?我们践行使命如何?我们的差距怎样?我们都整改了什么?这些问题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忙碌在日常工作间、斟酌于总结经验间、谋划于考核评价间……我们没有太多时间思考置办“年货”,这些问题不正是我们最好的“年货”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在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在走进新时代的今天,于我们每名党员干部都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我们只有保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初心,才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年货”满满、希望满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年货”是人民的希望,更是我们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我们坚信,只要每名共产党员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收获的“年货”将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