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组工干部当常修“四会”之功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委组织部 黄开团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肩负着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责使命,唯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树立组工干部“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良好形象,善于用改革创新的新思路破解新难题,积极新时代推进党建和组织工作的理论、制度、工作和方法创新,常修遇事“会思考”、提笔“会写作”、开口“会说话”、解题“会作为”的“四会”之功,方能在新时代党委组织部这块金字招牌上熔铸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常修遇事“会思考”之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无论从事任何一项工作,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为无论干哪一项工作,都存在困难和矛盾,有些困难和矛盾甚至是尖锐的、复杂多变的,解决这些困难和矛盾,离不开用开动脑筋想问题。对于组工干部而言,怎样才算“会思考”呢?首先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要有正确的认识,认识要客观全面,不要主观片面;既要看过往党建和组织工作的历史成因,又要看党建和组织工作现状发展。其次要找准党建和组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症下药,确保药到病除。因此,组工干部要“会思考”,不能随心所欲,要切合实际的想事和干事,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更不能盲目瞎干。

  常修提笔“会写作”之功。毛泽东同志生前非常重视干部的写作水平,并大力提倡各级干部要学会写文章,他自己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常常亲自动手撰写各类文稿,在公文和杂文、评论文章写作等方面更是造诣非凡,可谓一代名家。邓小平同志也曾提出:“领导干部要学会拿笔杆。凡不会写的要学会写,能写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对于组工干部而言,写作既能锻炼思维能力,又能归纳提炼工作经验,其好处举不胜举。不可否认,现实中一些组工干部不愿提笔写东西,而习惯于干一些不伤脑筋的事务,或者宁愿多干杂活累活也不愿意坐下来写点东西,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因此,组工干部要做到“会写作”,必须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有抛开私心杂念的决心与意志。同时,还要博览群书,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会吸引力,才会被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所理解和认同。

  常修开口“会说话”之功。说话,是一种天然的肌体功能,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就像穿衣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然而,能说话和“会说话”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可以说,能说话是一种本能,“会说话”却是一种素养。组工干部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的践行者,是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的执行者,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关键少数”。作为组工干部,要把党中央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就需要组工干部有过硬的“嘴上功夫”,即说服能力。开口“会说话”,决不是随便乱说,而是要说到点子上。这就要求组工干部熟悉了解党员、干部、人才和群众的所期所盼所求,熟悉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相关路线方针政策,用真心实意换来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常修解题“会作为”之功。只想不干、会写不干、光说不练都是“嘴把式”,急难险重的任务必须亲自去干。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愿到一线去,不愿意深入基层去,而是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这是万万不行的。对于组工干部而言,当以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和群众为中心,主动走到他们中去,去倾听他们最强烈的呼声,去解决他们反映的突出问题,去化解基层一线的重点矛盾,用实实在在的作为丈量出为党尽责、为民造福的博大情怀,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破解好党建和组织工作各类难题,以此赢得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和群众的“好口碑”,让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和群众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0-2-26 09:36 收藏 阅读人次:4058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