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打掉“懒政不为”的作风鬼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峤山镇党委 杨洪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可以无愧于鬼神。阎王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胜于你?官员不服,辩解道: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怒道: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该断的案不断,岂不是负国负民,无功就是过啊!

  这则寓言很值得为官从政者深思。在其位谋其政,有位当有为,这是最基本的政治伦理,而如果占着位子不干事,拿着俸禄混日子,就是为官从政者的失职。

  回视历史深处,因为官不为而遗臭万年者,古来有之,史不绝书。宋神宗时期,“三旨相公”因为庸碌无为在历史上传为笑谈。清康熙年间,吴桥县令常三乐由于“懦弱不振”被朱批撤职……这些典型案例,都可给我们深刻的警醒。仔细反思那些郁郁寡欢工作、乐做“公堂木偶”者,不免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则,心中无政不愿为。正所谓“士不言政,则失其天下之责”,南唐的李煜爱好写词、宋代宋微宗爱好书画、明熹宗朱由校爱干木匠活……这些曾经的一代帝王,虽在艺术方面颇有造诣,但个个都让王朝走向灭亡。在现实中,有一些人沉迷于各式各样的“雅好”,把精力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甚至为了“雅好”耽误工作,甚至利用工作权力服务“雅好”,他们不知“雅好”欲望永无止境,但民生事业迫在眉睫,发展机遇稍纵即逝,最终“心中无政”,成为“懒政不为”“有权乱为”的反面典型。

  二则,眼见无利不想为。古人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个理想本是层层递进的,而有些为官从政者,却首先败在正心、修身上,工作中“无利不起早”“无利不愿为”,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看的比人民的公利更重,最终在干事创业的平常时刻混日子、关键时刻掉链子、危难时刻没样子。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党性不纯、宗旨意识淡化、私心作怪所致。自然,“奉公尊私”是一个正常社会应有的心态,但人到一定位子、肩负重要责任,心中首先应“奉公在先”,“尊私”也要有遵纪守法的底线,正所谓“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底无私天地宽”,越是心底无私的人,心胸格局越宽广,就越愿干事有为。

  三则,本领恐慌不会为。对于党员干部,且不说不想干,就是想干,如果德不配位、智不匹谋、力不称任,也必然是灾之源、民之害、国之殃。有一些人,思想不注重端正、平常不注重学习、工作不注重历练,最终政治理论高度不到位、眼界认识不深刻、办事能力不果断,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发展趋势,察不出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逐渐在工作中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不仅难以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甚至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最终因本领恐慌不会为。

  四则,担当缺乏不敢为。党的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群众,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设计者、决策者、引领者,或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的推动者、组织者、管理者。他们一旦热衷于当“和事佬”,满足于“守摊摊”,安心于做“太平官”,该闯的不敢闯、该试的不敢试、该担的不敢担,便会贻误一个地方的发展,导致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错失机会、留下遗憾。《礼记·杂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这些思想认识,对于从政为官者依旧是警醒之语。

  五则,得过且过无所为。“一切何必当真的观念,一切干一下得了的想法,一切得过且过的心态,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大害而无一利的,都是万万要不得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可工作中有一些人,触及问题推绕拖、遇到困难等靠要、政策落实打折扣、上传下达念歪经,以没什么追求、佛系心态的名义干出得过且过的工作。从历史看,得过且过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同人民群众期盼、同新时代新要求格格不入的。

  六则,心中有梗不肯为。有些人在工作中受挫或自觉受到不公正待遇等,便“心中有梗”不愿为。殊不知,不公正待遇既能让人垂头丧气、绝望沉沦,也能砥砺人的意志、信念,激发更大的动力和智慧。1956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曾说:“至于三次‘左’倾路线时期给我的各种处分、打击,包括‘开除党籍’、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赶出红军等,有多少次呢?记得起来的有二十次。”但毛泽东主张把受冤屈看成是一种锻炼和教育,在逆境挫折中善于分析、反思,从而把坏事变成好事。这正如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时给学员的题词:“碰了钉子时,就向钉子学习,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他自己对待逆境和挫折的态度写照。

  自然,“懒政不为”还有众多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懒政者思想心态出了问题。为官从政者,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业绩,只有时刻保持为民服务的使命感、执政为民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清醒忧患的危机感以及心底无私的大胸怀,才能在短短的工作生涯中,用实干精神创造不凡业绩,用工作实效体现人生价值,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发布人:莒忞 发布时间:2020-3-30 08:45 收藏 阅读人次:3653

初审:张冠 编辑:余元潇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