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校准脱贫攻坚“生物钟”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委组织部 郑小康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随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战贫的号角全面吹响,脱贫攻坚战场陆续传来佳音捷报。高质量实现脱贫攻坚,既要争分夺秒,让时间“回正”,也要优化基层架构,让“指针”更准,更要打通血液循环,构建自生动力、长久运行的脱贫“生物钟”。

  校准脱贫“生物钟”,要树立目标导向,以决战姿态找回“时间轴”。决胜之年叠加疫情影响,有些地方的脱贫“时钟”是慢上一拍的,有的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在“战疫”和“战贫”之间顾此失彼、缩手缩脚,有的脱贫攻坚的节奏受到一些干扰,扶贫项目被迫停工停产,还有的存在“短期工程”“政绩工程”的行为误区,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影响了脱贫的质效。失去的时间必须补回,落后的进度必须赶上!一方面,在思想上要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敢于面对重大挑战,敢于激发“亮剑”精神,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带领党员群众团结奋战一线,矢志全面脱贫。另一方面,要注重集中攻坚,不断推动资源下沉、力量下沉,抢抓耕作农时,大力发展产业,务实务实再务实,奋斗奋斗再奋斗,以昂扬向上的姿态、担当有为的状态,啃下硬骨头,决胜攻坚战。

  校准脱贫“生物钟”,要优化基层架构,以党建引领构筑“动力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脱贫是一场攻坚战役,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既要守住民生底线,全面达到小康水平,也要巩固既有成果,激发持续动能。彻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需要在“当前干”和“长久立”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在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的同时,为农村装上持久“动力引擎”。要把农村党建融入产业发展、嵌入产业链条,全面发挥党建的引擎作用、保障作用,全面发挥党员的头雁效应、骨干效应,注重建立带动脱贫、带动致富的长效机制,始终让党旗飘在农村发展最前沿。

  校准脱贫“生物钟”,要打通血液循环,以治理升级打通“内循环”。实现脱贫,不是简简单单“数字达标”就可以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是最终的检验标准。这需要生活指数、幸福指数的全面提升。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融入脱贫攻坚全过程,把着力构建农村民主法治、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各项内容纳入整体规划,注重运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载体、新思维,注重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可持续性,打通农村发展内循环、微循环、自循环,全面消除贫困滋生的土壤,全面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态,让乡村振兴的进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发布人:海西求索 发布时间:2020-4-27 11:03 收藏 阅读人次:2095

初审:王战坤 编辑:亦风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