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读懂“双胜双赢”的“券”学篇

北京市西城区委组织部 单晓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全国许多城市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刺激居民消费,推出了消费券政策,诸如餐饮、旅游、购物、打车等各种“消费券”纷纷“上线”,这些“真金白银”的“券”提振了居民群众的消费信心,这种由政府财政“埋单”、市民群众“嗨购”、中小企业“受益”的“输血”模式,给“休眠”了一段时间的城市生活增添了“烟火气”。

  “消费券”具有“刺激”效应,能够有力促进市场“回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许多行业为防控疫情按下“暂停键”。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经济社会正常运转,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面前的“必答题”。从山东省商河县副县长化身“李佳琦”通过“视频直播”为当地扒鸡代言,到“小朱配琦”组合“见屏如面”为湖北疫情严重地区疯狂“带货”……可见互联网经济的实力已经毋容置疑,尤其疫情防控期间的“宅”经济、“智”生活、“云”购物等线上消费趋势更加明显。互联网经济条件下发放消费券既“得”人心,又“暖”人心,比传统的领导干部为刺激消费带头“下馆子”更有温度、更有影响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消费券”的“刺激”效应,深入搞好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通过互联网平台给市民和商家双方提供更加广阔的消费选择和过程体验,不断提升广大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广大网民同心戮力、共克时艰,积极有力促进市场“回暖”。

  “消费券”具有“杠杆”效应,能够有序推动经济“复苏”。实施消费券政策是政府“藏富于民”的一番心意,是税收“裕民惠民”的生动写照。消费券作为专用券和经济政策的工具,当前形势下是应对疫情、推动国内消费扩容提质的有力手段。“发券”既是个“良心活”,更是个“技术活”,发放消费券需要精准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平衡精准与普惠,最大化地发挥“杠杆”效应。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着力扩大区域群众消费需求,深入挖掘区域市场消费潜力,充分运用和发挥消费券的“杠杆”作用,把在疫情防控中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强劲回补。要在统筹消费券分发过程中,精准定位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定位消费信心不足领域、定位复苏信号不明显行业,发挥消费券“小马拉大车”作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序推动经济复苏。

  “消费券”具有“催化”效应,能够有效催生消费“新品”。我国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整体形势虽然不容客观,但网络零售产业却保持着较高涨幅,说明国内市场需求正在从“线下”转为“线上”,在疫情“冰封”下的市场潜力依然可大有作为。随着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的不断拓展,无接触配送、直播销售等消费新模式将快速发展,信息消费、人工智能等消费将显著增长。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消费券”的“催化”效应,推动以“消费券”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模式适应市场消费模式转变,借助互联网平台催生消费“新品”激发互联网经济活力,给被“冻结”的居民消费欲望与“尘封”已久的企业供给“牵线搭桥”,真正让“云经济”架起跨越疫情阻隔的“空中航线”。要坚持从根本上引育新动能、培养增长极,借助“云经济”抓“六稳”促“六保”,保证消费券“发”得动、“发”得出、“发”得久,不断促进居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米袋子”实起来、“菜篮子”满起来。
发布人:组工樵夫 发布时间:2020-4-29 08:28 收藏 阅读人次:2692

初审:杨南方 编辑:水见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