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上一段视频引发大量关注:江西九江瑞昌市不少小商贩接到了城管队员打来的电话,主动动员他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不少摊贩主接到电话后非常惊讶,惊呼“还有这么好的事啊,我要叫上其他人也来摆”。
“城管主动动员商贩摆摊”,相信不少人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会大吃一惊,这与以往城管与商贩在城市街道上演的“追逐大战”形成了鲜明对比。殊不知,这是地方政府为缓解疫情下的就业压力,释放“地摊经济”活力,让城市更有烟火气而制定的新举措。
在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肯定了成都发展“地摊经济”解决就业的做法。无独有偶,6月1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山东烟台时提到: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近两个月来,全国范围内从成都、郑州、南京到青岛等城市,陆续提出放开“地摊经济”,恢复城市消费活力。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今年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松绑“地摊经济”,体现了党和政府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为民初心,体现了特殊时期保民生保就业的良苦用心,体现了构建共建共享共治城市格局的科学创新。如此举措,不仅复苏了人间烟火,提升了城市温度,还增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增强了城市发展的信心与活力。
我们在肯定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地摊经济”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也对环境卫生、社会安全、食品安全、交通通行、噪音污染等多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如何让“地摊经济”不只是应急之需?如何将“地摊经济”发展成有序的室外占道经营?还需要下足绣花功夫。
要在精准划定上下功夫,“放开”但不“全开”。根据城市交通布局和商业、建筑分布,结合居民生活习惯,科学划定可以放开的地段和时间,分片区、分路段、分时段允许商贩开展地摊经营,减少噪音扰民、交通拥堵等现象发生。要在精心引导上下功夫,“放开”但不“放任”。建立健全准入许可、摊位设置、食品卫生等机制细则,完善监督管理力度,开通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引导商贩合法合理合规经营,防止走上“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要在精细服务上下功夫,“放开”但不“放手”。加大对地摊从业者的扶持力度,尤其是早餐、农产品等民生刚需和突出弱势群体,积极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和金融扶贫,免除一定管理费用,搭建销售平台,帮其解决经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