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调查研究“多少”事儿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委组织部 朱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就是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增强本领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如果没有介入一线调查,没有深入群众研究问题,工作就可能做偏,群众就可能不买账,工作成效就可能打折扣,甚至产生反效果。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把调查研究抓紧抓实抓牢,真正到基层中去抓鱼、到群众中去拜师、到实践中去找答案。

  以“发展”为方向,多一些“自选路线”,少一些“规定动作”,确保“思”有方、“谋”有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当下,有的党员干部下基层调研时,事先设好路子、定好调子、画好框子,翻的是“几经完善”的工作台账,听的是“反复推敲”的汇报材料,走的是“妥妥帖帖”的安排场景,访的是“精心安排”的人民群众,这样是访不到实情、查不到问题的,还可能存在真相被架空、问题被隐瞒、民意被“彩排”的现象。党员干部下基层调研时,不能只看“亮点”“盆景”,不能被“经典路线”所“绑架”,要打破束缚,让“临时刹车”“随机走访”成为“常规动作”,要多深入到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看看薄弱点、落后点,这样才能获取更加全面、更加精准、更加深透的“第一手资料”。

  以“问题”为导向,多一些“问诊把脉”,少一些“隔靴搔痒”,确保“调”有法、“研”有度。

  调查研究关键在“调查”,只有做足功课、找准问题、用对方法,才能“调”得准、“查”得实。因此,调研不能只停留在走走场子、听听汇报、看看材料,不能只看“门面”和“窗户”,还要多看“后院”和“角落”,不仅要“身入”,还要“口到”,更要“心入”。党员干部下基层调研时,要放下架子、甩开膀子、沉下身子,要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中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把措施想好,切忌被表面成绩、华丽外表和空洞言辞所迷惑。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作为调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善于倾听群众声音,多一些“解剖麻雀式”“蹲点式”调研,少一些“蜻蜓点水式”“走秀式”“陪同式”调研,确保获得实事求是、原原本本的调研成果。

  以“结果”为取向,多一些“雷厉风行”,少一些“漠然置之”,确保“推”有力、“落”有声。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解决问题,为确保调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管用有效,必须扎实做好调研成果转化应用“后半篇文章”。调查研究结束后,要对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认真分析、仔细整理、全面汇总,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群众关心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束之高阁、一问了之。对调研中提出的对策建议,要结合实际系统研究、务实推进、全面落实,要多方联动、上下协调、齐抓共管,下好“绣花功夫”,要杜绝一切自欺欺人的“假把式”“错把式”“傻把式”,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绝招。
发布人:胡同小巷的猫七七 发布时间:2020-6-17 08:44 收藏 阅读人次:3701

初审:王战坤 编辑:水见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