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驻村工作已有三个多月,几个月的驻村生活,有泪水、有困惑、有欢笑、也有成长。作为一名选调生,我很庆幸能够在这个梦想与希望交织的季节,深入基层零距离体验脱贫攻坚的“真滋味”。
早出晚归,想起远方的父母有点“酸”。端午节加班,在村委会门口碰到了打牌的谢大爷,我随口问:“谢大爷,端午节儿子们回来过节了吗?”“没有,现在年轻人都忙,再说从浙江回来路费太贵了……”刚说完,70多岁的谢大爷眼角就泛起了泪花……看着谢大爷远走的背影,我想起了远方的父母。常言道“父母在,不远行”,而我恰恰就成了那个远行之人。研究生毕业之后,选择远离故乡的灯火和牵挂的父母,来四川做一名选调生。驻村之始,恰遇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早出晚归成了村里工作的常态化日常。答应爸妈节假日回家过节,都因为村上工作比较忙一一食言了。终于,远在故乡的妈妈决定自己过来看我,本想着要陪妈妈好好吃几次饭,结果最长情的陪伴却依然给了村委会的灯。晚上回家看着妈妈眼里流露出的落寞、桌上热了好几遍的饭菜,心里充满愧疚,鼻子一酸,眼里的泪水就流了下来。
巨细靡遗,面对棘手的问题有点“辣”。“梁阿姨,厨房里面的马蜂窝有多大呢?”梁阿姨着急地说:“有碗那么大,在厨房屋顶上面,到处飞,吓得我都不敢做饭了。”“不急哈,我们马上找人来帮你看看……”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面对的问题也是最具体的,这里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诗情画意,也不需要坐而论道,只需要你用朴实的行动把老百姓鸡毛蒜皮的小事办好、办实、办妥。作为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很多曾经然我不以为然的小事都成了工作中“辣”手的实际问题。唐婆婆仍然听不懂我讲的普通话,我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四川话;简大哥身体摔伤,我需要尽快帮他申请低保,确保生活需求;田大姐厕所的水电还没有通,我需要继续和施工队沟通协调……在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背后,熬过多少夜、打过多少电话、请教过多少人、咨询过多少政策,都只有自己知道。一件件小事、一次次努力、一点点改变,是收获,是历练,是沉淀,更是成长。
走村入户,看着忙碌的自己有点“苦”。“今天入户的任务,是再次核查贫困户的厕所和厨房卫生硬件情况,有问题的要及时登记报备,千万不能有任何遗漏,一定要确保每家每户的厕所、厨房都是达标的……”盛夏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天气又闷又热,一丝丝风都没有,我掏出手机看了看天气预报,多云转晴,33度。农忙季节农民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为了保证入户走访能找到人,中午午休时间入户成了我们的工作日常。村级建制调整后,村区域面积变广,加上贫困户居住分散,停车不方便,村上李会计的摩托车便成了我们走村入户的“好伙伴”,几天走下来,脸、脖子、胳膊等裸露的皮肤被晒得黢黑,村书记开玩笑跟我说:“小徐,这就是基层工作,不要颜值要担当……”驻村之始,恰是收官之际。为摸清农户家庭情况,顶着烈日入户走访是常态;为更好完成上级党委的工作任务,东奔西跑也是常态。有时也想过放弃,但是想想领导们期待的目光,想想乡亲们信任的眼神,想想自己的选调初心,就觉得这些苦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转过身我又默默地敲开了下一家的门……
排忧解难,听到群众的笑声有点“甜”。“大中午的,外面天这么热,你们还一直关心我们的生活,快进来喝点水,歇会再去,别中暑了。”周婆婆边往家里走边着急去冰箱拿水。“不喝不喝,我们自己带了水周婆婆,我们来看看你家的厕所……”看完厕所临出门时,周婆婆硬给我塞了两个桃,边塞边说:“这孩子,这桃是我自己种的,不要钱,拿着,我孙女也和你一样大,这大热天的来回跑,谁家婆婆看着不心疼……”边出门边低头咬了一口周婆婆的桃,真的好甜好甜。基层实苦,每一寸土地都需要你用脚去丈量;基层真甜,每一点付出都会有百姓的笑脸作为回馈。有时候你或许只做了一些小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就是一道希望之光。这就是基层,这里没有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和车水马龙,没有划分自我与他人的真正界限。当你真心真意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时,收到的是群众反馈的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关心、一声声问候,它会给你带来面对问题的勇气、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漂泊异乡的感动;它会让你受到思想的洗礼、灵魂的触动和精神的鼓舞,让你找到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