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朱熹曾作一著名哲理诗《观书有感》,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的清可鉴人,天光云影的闪耀浮动,源头活水的补给输送,于全诗的情态描述中,观书所感纤毫毕现。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就好比这“半亩方塘”,其光亮如镜,有流光飞云游弋,有新泉涌流活水,能澄澈心灵、活跃思想、滋养精神,党员干部要在这理论学习的“半亩方塘”中,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学习本领,提升精神境界。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半亩方塘”,是清心正行的修养镜鉴。这理论学习的“半亩方塘”是党员干部心中的“镜子”,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要往心里走,擦亮这面“镜子”,借由此镜正衣冠、知对错、明得失、照言行,这面正作风的镜鉴如若藻荇交横、污泥淤积,就会致使党员干部看不清立身之本和行步走向,从小事小节到歪风邪气,从病在腠理到深入脏腑,从小细胞坏损到大肌体病变,都是从底线模糊和价值观扭曲开始的。党员干部要确保这“半亩方塘”的真、正、清,就要增强理论学习,站稳人民这一根本立场,不染物欲、不入流俗,在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中清心正行,才能过得了群众的“镜子关”,在群众心中的镜子里照出好干部端正高大的形象。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半亩方塘”,是流光飞云的灵动天地。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半亩方塘”中有“天光云影共徘徊”,此处风景旖旎、光芒万丈,有暖阳照耀,有天风浩荡,有云霓舞动。在钩沉索引的真学真知中扫清思想的笼雾迷障,在鞭辟入里的意涵阐释中感受哲理的浩瀚深邃,既有昂扬向上的蒸蒸之气,也有扎根向下的深深之力。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饾饤细碎的涓滴积累与多彩的生命体验中,丰富了这“半亩方塘”的层次——这“半亩方塘”在理论学习的独立思考中有了深度,在知识瀚海的遨游中有了广度,在真理味道的渗透中有了甜度,在思维火光的交织碰撞中有了亮度。这“半亩方塘”成为了一片自在灵动的思想天地,是党员干部学识的“充电站”和灵魂的“栖息地”,能照见内在思想的精彩与世间天地的壮阔。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半亩方塘”,是滋养精神的源头活水。这理论学习的半亩“方塘”既是党员干部精神孕育的“生根地”,也是党员干部精神升华的“蓄水池”,正因为有取之不尽的精神补给,才有了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汲取信仰之力,在砥砺前行中积蓄实干之能,在躬身实践中深蕴为民之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学思践悟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达到学以致用的成效,获得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和协同并进的时代精神。党员干部若“独上高楼”,精神世界难免“西风凋碧树”,唯有将精神的“藤蔓”与人民群众、与具体实践紧密相连,与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心连心,才能让理论知识“活”起来,才能不断获取滋养精神的源头活水,令细水长流,使我们的党在与时俱进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党员干部要在理论学习的“半亩方塘”中,日日学,日日进,增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让理论学习的成效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思想功力和为民服务本领,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