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怎么学,“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我认为要做到“三要三不”。
要敢于“笨”不“讨巧”。理论学习,读原文学原著是个好方法,也是个笨方法。有的人习惯于“点读”,或东一篇西一篇地零散阅读,或名句名段摘引式阅读。不能说这样的做法完全不对,但从学习的系统性、完整性角度考量,则易失之于零散、“碎片化”,学习上的“四梁八柱”不容易搭建起来,尤其是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很有必要沉下心来,不好高骛远,不蜻蜓点水,要靠完整系统的原文阅读,扎稳“马步”,练出“硬功”,奠定思想基础、夯实思想根基,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知识海洋中,劈波斩浪,“游”出一片新天地。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阅读不够“经济”,显得效率不高,有点“笨”,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再厉害的武林高手,也是从“马步”这种基本功练起来的,须知“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学习亦是如此,我们要抛弃哗众取宠之心、丢掉急功近利之念,“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唯有“不讨巧”,把读原文学原著这份“笨功夫”练扎实了,才能练出好功夫、真功夫。
要致于“实”不“务虚”。理论学习在一些未得“真滋味”者看来,或有些“务虚”,在这部分人看来,与其在理论学习上空耗时间,不如在业务工作上多做一些实事。这种认识应当说并不鲜见,其弊病显而易见,就是这部分人对待学习认识有偏差,在实际学习中存在着学和用“两层皮”的问题。正因为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才从主观经验中得出理论学习“意义不大”“用处不大”,甚或“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等错误观点。我们说,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进,重要性远大于在错误的道路上使力。实践中,之所以出现不少“能人腐败”的典型案例,说到底,就是这些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行进得太久、太快了,相应的,距离真理也就越来越远了。加强理论学习,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实实在在地对干部负责、对本人负责,因此,学习要致力于“实”,不能“务虚”。再者,理论学习必须用好“学思践悟”四字诀,不能搞成“这耳听那耳扔”的“走过场”,只有植根于实践、植根于生活、植根于人民的学习,才是有生命力、有活力的实实在在的学。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加强思考,在学习中善于提出新问题,在学习中善于结合实践工作,在学习中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奋力实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相得益彰。
要求于“新”不“老套”。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人涵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关键。试想,若是学习多年“一个味”,没有学出学习的“真滋味”、妙滋味,那么任谁也是很难坚持持续不断学习的。“苟日新,日日新”,学习之所以有人认为“苦”,有人认为“甜”,有人能够手不释卷、多年如一日地学习,有人却是眼睛长刺儿、板凳上着火,总是坐不住、看不下去,一个关键因素也就在于“新”字,是否学出“新”认知、“新”体悟、“新”精神、“新”气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内容上,将理论知识和新的实践有机结合,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方法上,勇于“走进去”细心体悟文中“真意”,也要善于“跳出来”,“跳”出理论看理论,“跳”出实践看实践,实现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由浅入深,实现新旧知识、方法有机融合,新旧观念、理念有效激荡、碰撞,在革故之中鼎新,在破旧当中立新,实现事业有新发展、人有精气神,“活到老学到老”,在入脑入心入实的学习中,不断涵育“终身学习”理念,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引领未来、把握未来。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理论学习具有共性,也有一些个性,每个人都要在理论学习中不断思考摸索,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双鞋子”,将理论学习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