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文章集中解答了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所在及如何开拓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今年,全球疫情增大了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各项指标任务都需要科学理论为我们提供方法指引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理论遵循,我们当从“三个维度”出发对科学理论的学习、研究和运用进行准确定位,强化理论成果的辐射作用,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既要制定出灵活适度、利于当前的“中国方案”,也要贡献抵御风险、利在长远的“中国智慧”,充分释放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动能,进而准确绘制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全景图”,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要立足“价值理念”维度,将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价值追求。文章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在悠远的历史长河和翻涌的时代浪潮中闪耀光芒,源自它“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内核,这是波澜跌宕、激流浩荡的时代长卷中鲜明的指向。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当怀揣不变的信念和更高的追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涂抹提亮“幸福色”,深勾细绘“中国梦”,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紧密围绕的永恒主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要围绕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部署和推动经济工作,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经济建设的全过程,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再创新高,夯实人民富裕的物质基础,筑牢人民幸福的发展成果。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要立足“认知方式”维度,将多维立体解读、疏通脉络研读作为理论架构。文章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要全立体解读、多维度研读。“最深刻”是因为它对经济社会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阐释和科学研判;“最全面”是因为它既是对过去理论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对未来经济形势发展的科学指导;“最详尽”是因为它囊括了经济结构组成、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分析原理、经济具体实践等多结构、多层次内容,由现象至本质,从形成到发展,这一经受了历史检验、推动实践不断向前的科学理论已经沉淀为内容精深广博、含蕴丰富辩证的实践指南。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精读、研读中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其中的基本原理,梳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脉络,建立立体多维的知识架构,才能促进理论知识的转化和运用,从精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要立足“发展航标”维度,将借鉴实践融合、科学提炼总结作为创新路径。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要在两方面着力,一是从借鉴中汲取丰富养料,一是从实践中汲取源头活水。要注意的是,借鉴不是替代,不能食洋不化,要牢牢把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硬标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此外,要注重在实践探索中的创新,让理论内容的外延在积极实践中扩大,内涵在具体实践中丰富,更加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在深入实践中构建,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国情和融,与时代发展大势共鸣,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新问题相契合,以“新发展理念”为航标,在实践探索中行稳经济发展道路,在科学提炼总结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为优化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坚实的制度性保障,在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同时,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要找准维度、拓宽广度、提升高度,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