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强调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当前,基层治理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临着治理主体“碎片化”、治理客体“原子化”、治理效果“内卷化”等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需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家本领,运用辩证思维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创新,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点面融合:“一盘棋”统筹推进,“精准性”因地制宜。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因此,在基层治理中,既要坚持全局的统一性,凝聚力量、统筹推进;也要充分考虑局部的灵活性,精准把脉、因地制宜。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础,把组织覆盖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建立“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完善纵横交织的基层组织架构,凝聚多方治理力量,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的治理优势和发展优势。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基层存在的难点、堵点、盲点,找准治理的切入点、着力点、关键点,从整体着眼、从一般着手,统筹兼顾有效推进、分门别类逐个击破,切勿“一个方子治百病”“上下一个样,左右一般粗”。
上下贯通: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俗话说,雁飞千里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手。基层治理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原则,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把“重治理、懂治理、会治理、善治理”的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切实提升基层治理引领力。同时,要抓好基层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充分调动党员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党员的基层治理服务力,引导党员在加强基层治理中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通过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和党员的先锋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群众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同一屋檐下、都是一家人、共建美好家”的行动自觉,从“冷眼看”变为“热心干”,积极参与基层群众自治,构建“党领群治”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长短兼顾:抓好当前,着眼长远。基层治理是一项基础性、长久性的工作,既要集中攻坚,解决好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短板问题;也要立足长远,打好“持久战”。要注重规律总结,深刻剖析治理中存在问题的本质和内涵,由树木见森林,探寻解决方法,并把行之有效、可复制的解决办法并推而广之形成制度,不断完善创新,绘制好基层治理制度图,不断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要坚持科技赋能,善于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创新“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治理模式,深化“智慧城市”“智慧政务”建设,构建“大联动、微治理”体系,加快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键回应”,做强源头治理科技支撑,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新形势下,基层治理任务重、头绪多、难度大,必须要提升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耕沃土、久久为功,切实把共建共治共享的“朋友圈”做实、做大、做强,凝聚起基层治理最大“向心力”,画出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