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基层 聊聊咱们的“诗和远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委组织部 曲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家乡、学校、机关,一路走来,我在长大,身份在变,却还是在基层……”回望二十几年的成长之路,我喃喃自语,更是思绪万千。走出充满美好回忆的农村老家,走过在外求学的7年校园生涯,走入了南疆基层。我与基层有无限渊源。曾经开玩笑说我从一个农村走到远方的农村,真的好像从来都没有走出过基层,却也很坦然地享受和热爱基层。

  始于缘分,梦想启航——在河边镇土生土长。我来自山西,是大山的“山”,是有“云冈石窟”和“五台山”的山西,而不是有“兵马俑”和“华山”的陕西。出生的那个小镇叫“河边镇”,没有“河”,四周尽是“山”,我与基层的缘分,开始于此。

  父亲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记忆中小时候,晚上的电视时间属于“新闻”,从7:00的中央新闻联播看到7:30的山西新闻联播再到8:00的忻州市新闻联播最后以定襄县新闻联播结束“夜生活”,真的做到了大事小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耳朵里经常听到工作汇报、上级检查、到村走访、土地调查、经济普查等字眼,一直觉得父亲的工作神圣而伟大。越长大,学习见识更多后,这种感觉只增不减,于是我向往这个会让我有所思考的职业,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站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服务他们,成长自己。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是我对农村基层逐梦的起点。

  始于追随,欣喜不已——从水秀乡到杨家庄漫漫7年求学之路。
大学还是没有走出山西,在太谷县呆了整整7年。大学时,选择的学校叫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位置在水秀乡;读研时,学校是山西农业大学,位置来到了杨家庄。2012年是我的高考年,无异于往常的高考,不是“生于非典,考于新冠”的一代,也没有经历“钉钉直播”和“云课堂”,考了不好也不差的分数,还是那个从小听话文静乖巧的女孩儿。妈妈说:“大学还是在山西读吧,你一个女孩子走太远,我们不放心,离家近一点,有什么事我们好照应。”我对基层的追随,来源于此。

  大学选择的是一个很农业类院校的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后来被人问及专业,一致的反应是“和你爸爸干的工作好对口,是要上完学回来子承父业吗?”我笑一笑,无言以对,好像没有有意计划,却又好像总是被左右。学校和专业都不是那么满意,但还是“兢兢业业”地完成了四年学业。而后研究生选择了一个叫“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开启了新农村建设与乡风文明研究,还是留在了基层,甚至于开始研究“三农”。于是乎,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耳濡目染下,喜欢冯友兰、梁漱溟、费孝通,书架上的书成了《中国哲学简史》《乡土中国》《乡村建设理论》。开始于追随,而后身处基层,研究基层,但终是欣喜不已。

  始于圆梦,未来可期—在察尔齐镇开启职业生涯。谁也没想到这样的我,就业时却义无反顾选择了离山西3000多公里之外的新疆阿克苏,成为了一名南疆基层公务员。“去了可能会后悔但不去会遗憾一辈子,那里有我的梦想,梦想需要去追逐”,这是问及为什么选择南疆基层时,我给别人更是给自己的回答。被分配到了拜城县察尔齐镇,去查了地图,那是离县城将近50公里的一个乡镇,也就是在这里,我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基层工作。

  初到乡村,受到了领导同事的高看厚爱、热情招待,但总会有不如意。工作不熟,忙忙碌碌却也不知所措;语言不通,与百姓交流尽是障碍,做群众工作困难重重;生活不适,饮食不习惯、气候不适应,总觉有无形压力。后来,在琐碎繁杂的基层工作中,收获喜悦,成就自己。工作渐入佳境,有条不紊上传下达;“手舞足蹈”与群众沟通,得到农民的热情回应、小朋友的微笑脸庞;生活也走上了“正轨”,胃越来越和新疆美食匹配,气候也好像变得“温和”起来,从陌生不适应逐步转变为熟悉,而后坦然接受。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圆梦的路上喜忧参半,但未来满是期待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

  基层,我和“你”面对面一起聊叙只属于我们的美好诗篇,手牵手一起奔赴与我们有关的无尽远方。
发布人:浮生何必言 发布时间:2020-9-11 17:05 收藏 阅读人次:5229

初审:严格 编辑:余元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

1十二两发布时间:2020-9-14 11:00

离家三千多公里到南疆,超脱的心境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