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教师扶贫:从“白面书生”到“黑脸班长”

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人民政府 向舒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9月,转眼又是丰收季,“80后”扶贫尖刀班班长谭森全正带着乡亲们收割辣椒,汗水从黑黝黝的皮肤划过,回望两年扶贫路,他走下三尺讲堂,走进田间地头,用一双手、一辆车、一双鞋,铺就了湖北省巴东县西流水村的和谐幸福小康路。

解难解到“点”,铺出和谐路

  闹水,闹电,闹路,几年以前,西流水村还是出了名的“三闹”村,而今,“零上访”已然成了村里的金字招牌。这位看着有些文弱的清秀书生,在解“难”上却有着“铁腕”和“妙手”。他暗暗定下目标,“不漏一户、不漏一事”,疏解群众的痛点、难点、焦点,把问题解决到底。村民田友秀因没有地修水池这个困扰多年的“心病”走上了上访路,谭森全得知后,连夜就去找左邻右舍协调,一次不成就多次,一家不行就多家协商,十余次入户,虽然肤色变了样,但“心病”总算是医好了。田友秀拧开龙头,看着白花花的水直流,她激动地道:“活了60多岁,没有见过哪个干部这么上心的,真小看你了,把我多年的心结给整好了,我以后一定全力支持你们。”“祛痛点、破难点、解焦点”干部遍访活动在村里如火如荼展开,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社稳、民安、和谐之景尽在眼前。

工作做到“一”,造出小康路

  带着一辆车,穿着一双鞋,他不仅心在一线,更干在一线。水、电、路、网、房各个扶贫项目谭森全都亲自上阵,顶着酷暑,与群众一起看线路﹑挖沟槽﹑铺管网,把一日三餐摆到田坎林间,走过无数的砂石路、断头路,在搬运工、安装工、修理工不同角色间变换,清水管、泊油路、小洋房一个个呈现在群众们的眼前,大家打趣又幸福地道:“谭班长的车除了喇叭不响哪里都响,几里路远我们就知道您来了,带来的都是党的好政策,好事和实事。”

奉献为了“家”,拼出幸福路

  一边是念念不忘亲人的家,一边是与战友并肩作战的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将责任扛在肩,牵挂记心间。除夕夜,他放下团圆宴桌上的饭碗,第一时间奔赴抗疫现场;抗洪抢险在即,他毅然挂断儿女的电话,第一时间赶赴救灾现场;扶贫攻坚之时,他来不及和父母道别,第一时间投身决胜现场。

  冬去春来,春去秋来,水清了,路通了,产业兴了,从“白面书生”变成了“黑脸班长”,但他对党的初心没有变,园丁精神也不会变,他会继续带领西流水村的党员群众,播种希望,点亮振兴的路途。
发布人:12371网友rjve1p 发布时间:2020-9-28 13:43 收藏 阅读人次:3658

初审:凌晨 编辑:余元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