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莫让扶贫办变身“档案馆”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人民政府 苗佳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紧要关头,各地扶贫战场都在以攻城拔寨的势头啃硬骨头、闯娄山关,但也有不少另类现象发生,档案整理目录的不断变化,造成“干部常常整、档案时时换、柜子装不下”的形式主义怪圈,应警惕“档案精美”的形式主义钻了真扶贫的空子,莫让扶贫办变身“档案馆”。

  删繁就简,少些“多头管理”,多些“一定不易”。精准扶贫档案是扶贫工作的历史见证,也是扶贫工作的真实记录,档案整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扶贫档案整理工作却存在不少问题。同一项档案,区有区的要求,市有市的规定,不同的检查单位有不同的目录要求,不同的分类方法,基层干部加班熬夜按这个目录整好,换个单位检查,又要按新目录重新整理。扶贫干部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应付多头检查,工作重点偏移、扶贫形式代替扶贫内容,这样的形式主义,只会苦了干部、寒了民心。删繁就简,让档案目录少些变化,给扶贫干部多点时间。

  眼见为实,少些“资料翻阅家”,多些“扶贫质检员”。检查精准扶贫工作不去贫困户家、不看扶贫产业园,而是要求基层干部精雕细琢,整理整齐漂亮的“迎检档案”,让基层干部被档案淹没,让验收领导化身专业“资料翻阅家”,少了直插一线发现问题的机会,多了档案作秀、弄虚作假的可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去到每一个贫困户家中,去到每一个企业中,做真正的“扶贫质检员”,才能了解真实的扶贫状况,正确引导扶贫干部尽心竭力,做出更多利民惠民的实事。

  真抓实干,少些“档案整理员”,多些“帮扶田秀才”。过度的重痕重迹,只能让入户帮扶变成“到此一访”,动态调研变成“表格一填”,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简单聊几句,表填好、照拍好,到下一户再重复同样的动作完成任务,让群众寒了心、扶贫走了样。根治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需自上而下、部门联动,制定统一共享要求,把不必要的“留痕”、没用的资料,全部一刀砍掉,坚持形式主义“露头就打”,不让扶贫干部变成“表哥表姐”,或是技艺精湛的“档案整理员”,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抓实干中,变身成一个个“田秀才”,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成绩。

发布人:12371网友u5szse 发布时间:2020-10-7 17:44 收藏 阅读人次:1969

初审:钟辉 编辑:水见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