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儿时记忆中肯定都会有蒲公英漫天飞舞,像一个个伞兵降落的画面。看似普通的蒲公英,和共产党员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蒲公英风起而飞,风停而止,就像共产党员服从组织安排,听从人民召唤。抗疫情、战洪水,只要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共产党员都要不折不扣坚决执行;保稳定,复生产,只要是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共产党员都要毫不犹豫攻坚克难。党中央的统一部署,老百姓的急事难事,新时代的使命任务,一起把共产党员“吹到需要的地方”。
蒲公英身量纤纤,翩然婉转,正如共产党员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前行。这“思想包袱”是“责任包袱”,是“私心包袱”,是“官员包袱”。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千头万绪、责任重大。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担心“乌纱帽”而不作为,心有“小九九”而乱作为,脑中“官本位”而慢作为,那么我们的初心使命安在,人民期待何依?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甩掉各种“思想包袱”,勇于担责,依法用权,服务为民。惟其如此,方能收获人民信任,得到百姓认可。
蒲公英不择条件,不挑地点,就像共产党员扎根基层沃土,心中随遇而安。比之机关部门的按部就班、秩序井然,基层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任务琐碎繁杂,是平常人不愿涉足的地方。但偏偏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听从组织安排和内心呼唤,投身农村脱贫事业,致力城市社区发展。从“清华北大毕业生”到街道社区工作,为城市治理模式“换血”,再到第一书记、选派干部扎根基层沃土,为农村发展“添柴”,都是在用汗水浇灌理想之花,用青春奏响奋斗之曲。从驻守祖国边疆,与军犬为伴,和风雪作友的解放军战士,再到有着“社区总理”之称,关心百姓“一针一线”的社区工作者,都有着一颗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平常心。随遇而安不是安于现状,而是甘于奉献;扎根基层不是不求进步,而是夯实地基。
蒲公英漫天遍野,播撒希望,正如共产党员为民谋取福利,为国死而后已。每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处在何位,身在何方,都是一面旗帜,都是一座灯塔。身负人民信任,肩扛时代重托。公职人员就应该夙夜在公,科研人员就应该聚力攻坚,医务人员就应该扶伤救死,人民战士就应该守卫边疆。只有我们把全部的精力奉献给人民、奉献给事业,人民才会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的复兴梦才能早日实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听从国家召唤而不顾一切地奋进,“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卸下私心杂念而轻装上阵的感悟,“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是甘于寂寂无闻而润物无声地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不求一切回报而孕育希望的力量。蒲公英的精神,蒲公英的品格,蒲公英的特质,蒲公英的情怀,都值得我们每名党员思之于心、见之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