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应急处突中的“几何”之道

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人民政府 向舒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几何学是研究空间关系的学科,我们可以从中探寻点线交织之道,还可以领略方圆变换之美,这启示我们要从科学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中去认识和实践。

  联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的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具体来看,这既是科学研判形势的能力,又是灵活处理变局的能力。同理到几何学中,就是要科学把握“点、线、面、形”的运动原理,巧妙应对和化解纷繁复杂的困局与危难。

  练就“政治慧眼”,找准“零点”与“拐点”识别风险。凡事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风险如同线段一样,都依靠着关键节点发生和发展。“零点”代表着事物的开始。擦亮“政治慧眼”,自觉站在维护党和国家安全的大局,提升“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政治觉察力,警惕“黑天鹅”的出现,以此来抓住“零点”,从而避免点燃风险事件的“导火线”。“拐点”意指事物变化的起点,它可能是化险为夷的转折点,更可能是转危为机的突破点。凭借“政治慧眼”,自觉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塑造“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政治洞察力,探寻柳暗花明的路径,以此来捕捉“拐点”,从而发现转危为机的“催化剂”。

  发扬科学精神,描出“短线”与“长线”主动出击。“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我们既要描画“短线”,控制风险的形态,又要勾勒“长线”,把握风险的趋势,主动出击。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下足“绣花”功夫调整“短线”的形态。不断减小“斜率”,稳控事态的发展速度,不断减小“极差”,将险情控制在合理区间。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以“钉钉子”的钻劲跟踪“长线”的去向。注重评估风险存在的时间范围,着重研究风险波及的影响范围。唯有保持科学的姿态,站在科学的“高地”探明方向,才能在攻坚克难中赢得主动。

  坚持辩证思维,厘清“里外面”与“前后面”应对危机。点线交织构筑成形态各异的“面”,而危机同样具有“多面性”,只有认清危机的各个面向,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分类施策、精准拆弹。从“外面”看,危机显露无遗,这要求我们要防微杜渐,避免“破窗效应”。从“里面”看,危机隐蔽难寻,这要求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避免“冰山效应”。从“前面”看,危机随处可藏,这要求我们要保持“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的清醒头脑,永葆“时刻准备着”的精神状态,筑牢“防火墙”,把“平时”做好,确保“战时”有用。从“后面”看,危机不会转瞬即逝,这要求我们要学会修复翻新、查缺补漏,避免危局重现。

  站稳人民立场,画好“同心圆”与“多边形”投身实战。不论是在疫情防控中,还是在抗洪救灾中,实践证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立场是应急处突的不二法门。在实战中,要自觉地与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画出“同心圆”,才能吹响“集结号”,与人民群众一道建起“护城河”。要善于组织边角、布局行列,画出“多边形”,才能让群策群力的能量得到最大释放,与人民群众一道迎来胜利的曙光。
发布人:12371网友rjve1p 发布时间:2020-10-22 08:43 收藏 阅读人次:3058

初审:钟辉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