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被问及为什么写作,我的回答是“因为热爱”,正如巴金先生所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没接触评论之前,我习惯于写日记、写博客,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而接触评论后,我开始把自己所学所思用在写评论上,半年的时间,从最初的经常“丝糕”(指未被采用),到现在的“编辑推荐”和“加精”,有太多的感触想与大家分享。
万事开头难,只要肯登攀。在“难在开始”中不放弃、不气馁。其实第一次接触评论是2019年2、3月份,那个时候在县委组织部虎哥的推荐下在共产党员网注册了账号,之后完任务式地陆陆续续写了5篇稿件,内容基本上都是东拼西凑,自然也没有什么下文。再次认识评论,源于今年5月底市委组织部组织的一次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次培训对我意义非凡,在朱老师自我经历的讲解下,我开始对评论有了新的认识,自己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重拾写稿,争取今年能有一篇“编辑推荐”。于是,培训结束后,我熬了两个晚上,认认真真写了自己人生意义上的第一篇评论文章《一个都不能少》,很遗憾,第一篇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水花,依然是仅自己可见。但我并没有气馁,又写了两篇稿件,依然未被采用,我硬着头皮坚持写第四篇稿件,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的“编辑推荐”,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自己当时的激动和兴奋。接着,我给自己定了目标,无论工作再忙,一周至少要写一篇,我也在朝着这个小目标稳步前行着,我的评论就这样,在“难在开始”中不放弃、不气馁,在今年的7月份收获了4篇“编辑推荐”。
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难。在“笔耕不辍”中找差距、提笔力。获得了“编辑推荐”之后就开始期待“小火苗”,自己曾是一名艺术生,文化底子相比别人可能欠缺很多,于是在共产党员网每天拜读写作“大神”的文章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为了写评论,强迫自己学习,工作之余经常看《半月谈》《求是》《人民日报》等杂志、报纸,每天认真研读共产党员网首页新闻,随时随地保持自己对新闻的敏感度,慢慢地自己在找差距中也提升了笔力。刚开始,写稿很慢,一篇稿件可能要用大半天时间,因为白天还有工作,所以只能熬夜写、午休时间写,经常会写稿写到凌晨两三点,但我并不觉得累,反而写完一篇稿件后会很有成就感,这样的日子充实而又难忘。并且,我特别喜欢每次投稿之后的那份期待感,正因为有所期待,写稿变得更有动力了。这种“笔耕不辍”的坚持,也让现在的我写稿速度和质量都有了较大进步。其实不论是兴趣爱好还是提高自己,写作都是你的不二选择,它能让你时刻保持情感输出,能让你更加热爱生活,因此对于写作,我永远热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躬行实践”中勤动笔、勤思考。怎样可以写好评论?为什么我写不出来?你平时是怎么写的?经常被大家问起这些问题,我个人的方式就是先立意,也就是定大标题,这个过程我一般会耗用很久的时间,这关乎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就是定小标题,再者就是围绕小标题展开每一段,最后就是回过头来进行修改。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勤于动笔,不少人每天只看佳作,自己却从不动笔,总认为只有积累够了才能写出好文章,其实这是一种自欺欺人,文章是在自己动笔、自己思考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看再多不行动都等于零。当然,作为过来人,我也深知写第一篇时有多么难,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发现越来越得心应手。在此,我想跟广大有写稿想法的人说,行动起来吧,先写一篇试试看,你会发现你的潜力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很多,如果没被采用,也不要灰心,调整好心态继续写、坚持写,量变是真的能引起质变的,你也一定会收获越来越多的“小火苗”,相信自己,相信努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