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务论谈

“批评”是增进“团结”的一剂良药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路南街道办事处 方文舟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效武器。”百年大党,始终坚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维护和巩固了党的团结统一,带领人民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遵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就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互相帮助、增进团结的基础上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奋斗动力。

  批评应当直击问题。我们常讲,批评要见人见事见思想,也就是说批评要一针见血、直击问题。失去了针对性,“隔靴搔痒”,批评便无从谈起。领导不敢批评部属,担心民主测评失分;下级不敢批评上级,担心会有“小鞋”穿;同级不敢相互批评,担心破坏“团结”;自己不敢批评自己,担心丢了“面子”。于是只好对领导放“礼炮”,对同事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批评”流于形式,“团结”就得不到保障。不会运用批评这个思想武器,正如一名外科医生不会使用手术刀,既割不掉患者的毒瘤,还有可能伤了自己的手指。不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避重就轻轻描淡写,说到底是党性觉悟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只要不是公报私怨、借题发挥、指桑骂槐,真正站稳政治立场,从维护班子团结的大局出发,无论是批评领导、批评上级还是批评同级、批评自己,都能在红脸出汗的辣味中收获思想的指正和精神的洗礼。

  批评应当坦诚相待。老一辈革命家是带头践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典范。抗战期间,在延安召开的一次会上,有的同志对彭德怀组织的“百团大战”提出不公正批评。彭德怀十分恼火,决心和毛泽东交换意见,并要求周恩来做中间人。毛泽东首先开门见山地说:“咱们定下君子协定:第一,把话讲透;第二,可以骂娘;第三,各自检讨,不准记仇,不得影响工作。”他们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仅消除了误会,而且增进了感情。批评,如果少了坦诚相待,就有可能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勇气不足、信心不够、底气不硬,就会导致会上不讲,会后乱讲,把当面的“指正”变成了背后的“指责”,这是“团结”的大患,也是人际关系的大忌。坦诚、真诚、虔诚的态度,既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鼓励,更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怀。

  批评应当公而忘私。有人认为《红楼梦》里的薛宝钗会做人,殊不知她信奉的哲学是“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倘若领导干部也这样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肯定会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现象;如果不出自公心,也有可能出现用“批评”抵制批评的针锋相对的场景。有人生动地比喻:批评是送给别人的良药,自我批评是留给自己的疫苗。无论是“良药”还是“疫苗”,无论是批评别人还是批评自己,首先都要具备较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唯如此,才能自觉摒弃“揭短亮丢”“讳疾忌医”等错误认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以“无私者无畏”“知耻而后勇”的觉悟,认真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领导干部如果都能涵养虚怀若谷的襟怀,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能成为一种责任,成为一种修养,团结就会蔚然成风。

发布人:一默如雷 发布时间:2021-1-27 14:48 收藏 阅读人次:6734

初审:严格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