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四川通江:“四大课堂”抓实党员教育

四川省通江县委组织部 李燕林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四川省通江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幅员4116平方公里,有1378个党组织,26575名党员。近年来,通江县针对党员文化水平不一、培训方式固化、教育资源分散等问题,实施分类指导,积极探索长效机制,着力办好办实“四大课堂”,全面提升党校办学质量。

  红色基地+主题活动,打造“初心课堂”。充分利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红四方面军军事博物馆”“毛浴古镇”“空山先念纪念园”等32个“党员教育省(市、县)级示范基地”和226处“革命遗址”,精心打造“初心课堂”。各党组织以“追问初心、滋养初心、践行初心”为主题,以《红魂》《使命》《红军在巴中》《守望精神家园》等39部本地史料、专题片为教材,每年定期开展体验“红色征程”、颂唱“红色事迹”、传承“红色基因”“三项活动”和党组织书记讲党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转化为立足岗位、发奋工作的实际行动和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近五年来,依托红色资源,开发“初心课堂”精品课程12项,优化精品体验线路6条,全县党员群众接受教育达21万余人次。

  行业系统+个性定制,开设“实操课堂”。在完成理想信念、党风廉政、“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必修课”的同时,各行业系统根据党组织担负任务和党员特点,列出年度拟培训菜单,由党员自主投票确定主题,再有针对性地开设“实操课堂”,累计培训8.2万余人次。如县农业、林业、水利系统坚持“课堂上讲、基地里看、田地里练”的培训模式,依托陈河乡食用菌产业园、文峰乡金山茶叶产业园、三溪镇青花椒、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园等基地开设“田间课堂”进行现场教学,聘请“田秀才”“土专家”为300多名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县教育系统每年组织200余名党务骨干、党员教师,开展教务教学、应急演练等专业训练;县卫计系统组织1200余名党员医务工作者举办“医保大讲堂”“医技大提升”“基层大服务”专题活动,帮助党员学业务、学技能,优化知识结构;县司法系统组织开展“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优质服务月专项活动,通过举办一场法治宣传教育讲座、组织一次法律咨询解答、进行一次社区工作“问诊”,加强对情、法、理的宣传,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坚守为民服务初心。

  融媒平台+论坛交流,创新“掌上课堂”。以“四川通江”“视觉通江”“通江组工”三大微信公众号为主,以乡镇、部门其他官方微信号为辅,整合通江融媒体中心手机APP和乡镇云电视远程教育平台,形成县、乡、村“主推号+转播号”的新媒体矩阵“掌上课堂”,助力全县6200余名外出党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依托县委党校、“两委员一代表”“新乡贤”等师资力量,以党史国史、传统文化及先模人物为素材,先后制作《铁血丹心》《鸿雁归来》等20余部党性教育专题片,《无悔初心》《红色家书》等10余部微视频,通过手机端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学习。同时,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利用“书记信箱”“村友圈”等板块,带头发表党建日记、传达学习上级精神,加强村干部与党员群众的交流,让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随时了解党支部的有关工作动态,通过“晒”工作情况、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来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创新推动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认同感,提升了党组织凝聚力。

  结对支部+上门服务,搭建“流动课堂”。依托“五个一”“三个一”驻村帮扶力量,将帮扶单位党组织与帮扶村支部“结对子”,搭建起老、弱、病、残党员的“流动课堂”,大力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确保党员教育“一个也不落下”。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民工服务中心等结对帮扶单位党组织充分利用入户帮扶、日常调研等时机,针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党员工学矛盾突出、老党员行动不便等问题,积极对接党校、农业、人社等单位对应的师资力量,每季度深入田间、院落、基地进行现场教学;诺江镇各社区党支部、通江驻渝(成都)老干部支部、流动党员支部等通过“双报到”活动,积极引导辖区老党员、流动党员学习,由帮扶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带队,组成“送学上门”小组,抽调理论知识扎实的党员同志和社区干部,入户进家,以“唠家常”的方式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等学习资料送到因体弱多病、行动不便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退休老党员手中,确保每位党员拿到手、学到位。截至目前,通过“流动课堂”累计开展促学、帮学活动2300多次,推动村(社区)党员、流动党员教育全覆盖、零距离。

发布人:陌上花开 发布时间:2021-2-8 16:59 收藏 阅读人次:2418

初审:吴晓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