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在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元社区,他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治理能力的提升与否。当前,我国一些地区还存在民意表达渠道不畅、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不高、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不精准、邻里矛盾无人管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基层治理效能,危害群众利益,各地党组织要立足群众原点,集思广益,畅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听民声、汇民情,调动群众“微力量”。涓涓细流,汇成大河。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基层治理,要坚持听政于民、问计于民。通过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拓宽民声、民意来源渠道,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建言献策。要活用多种形式深入群众,听取群众反响。除在相对固定的社区办公场所、党群服务站、群众活动室等地点以外,还可采取上门走访、主动约访、随机下访、及时回访的方式,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切实落实好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入户走访,在与群众面对面交谈中,使社情民意真正“上得去”“下得来”。
集民智、解民忧,化解群众“烦心事”。群众事无小事,基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好群众的大小事情,让群众生活幸福无忧。好的“法子”往往源自基层、来自群众,因此解决群众难题必须坚守群众路线,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做到“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的事群众办”,依靠群众追本溯源,找到化解群众“烦心事”的“法子”。群众出现“烦心事”有时是因为顶层设计出了问题,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要坚持把顶层设计与基层调研相结合,在治理过程中充分融入和体现群众智慧需求,提高群众参与社会事务和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做到科学制定为民政策,减少和杜绝群众“烦心事”。
舒民心、护民利,当好群众“贴心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围绕群众利益开展工作,把群众同不同意、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试金石”,不断督促、激励基层党组织提升治理水平和为民服务本领。基层党员干部要多弯下身子、挽起裤腿,走向田间地头、工地企业,与群众开展谈心谈话,了解群众生活和工作实际,切实掌握群众冷暖、困难、需求等各项指标,当好群众“贴心人”。事实证明,群众关切点在哪里,群众需求就在哪里,党员干部的工作就该往哪里发力,因此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真正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