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品读“脱贫攻坚精神”力量

山东省寿光市委组织部 甄红博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成就,更是一份承载人民幸福的满分答卷。八年的栉风沐雨、斩棘前行,中国的穷苦之地沧海桑田。泱泱大国焕发出的“脱贫攻坚精神”传承党的初心,传递国家的温度,人民从点点滴滴的变化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赓续的为民本色。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党的领导”领航扶贫方向。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党的领导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坚强的领导力源于“初心”所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空前之决心和力度,未有之规模和投入,集中最精锐力量投放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打破了无数个“前所未有”。他们在脱贫攻坚之路上风雨兼程向前进,流血流汗不喊累,为扶贫事业蹚出崭新路子。坚强的领导力来自基层“深耕”,在“最高规格”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22个中西部省(区、市)主要负责人,签下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攻坚必胜“军令状”。上下同欲者胜,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中,基层党员干部层层压责任,如老黄牛一般“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如拓荒牛一般“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事实证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靠的是全国党员干部的携手同行、勠力同心,靠的是中国共产党无必坚强的领导力。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靶向治疗”提升脱贫质效。“我们党最讲认真,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成败系于‘精准’。”2013年底,“精准扶贫”的方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将“拔穷根”注入了现代化管理思维,扶贫对象帮扶、扶贫资源配置、扶贫人员统筹纷纷贴上了“精准化”标签。驻村工作组“一村一村查、一户一户过”,从点到面,从基数到进度,对排查对象进行对标“体检”,找准“穷穴位”分类施策、精准滴灌,用政策兜底,实现医住学等公共保障全覆盖。其中,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祛根”的精准扶贫。无数以张桂梅为代表的乡村教师是时代的“燃灯者”,他们丹心热血沃新花,毅然投身于深度贫困山区的教育扶贫主战场。各地政府通过提升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强化教学资源配置,拓展农村教育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金等举措,让千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拥有飞翔的翅膀。事实证明,只有“绣花”功夫下得足,“群众才能信你,才能听你”。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平稳过渡”健全长效机制。“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当黄文秀的父亲听到总书记提到女儿名字时,百感交集,饱含热泪。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于此,铸就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伟大的胜利来之不易,各地区要在过渡期内要巩固好攻坚成果,及时跟进和调整扶贫政策,对易返贫人口“盯紧”常态监测,对扶贫产业“咬紧”长期培育,对易地搬迁群众“绷紧”后续扶持,防范和化解新致贫和再返贫的风险,为脱贫县留足“缓冲空间”。“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巩固脱贫成果既要用好“外力”,政策不松,劲头不减;又要修炼“内力”,产业带动,提升致富本领,激发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动力源”。教育引导群众大踏步向乡村振兴迈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矢志奋斗。
发布人:粉色胡杨 发布时间:2021-2-26 17:07 收藏 阅读人次:3528

初审:王战坤 编辑:余元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