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保持“豪情”“定力”勇攀创新高地

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委组织部 程永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中指出,科技工作者既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也要有“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的定力,矢志不移自主创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意思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深刻体现了出对追求的东西的无比热爱。而“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意思就是要沉得下心来,保持足够耐心静心,潜心研究,几十年如一日。作为科技工作者要时刻保持“九死不悔”的豪情和“甘于坐冷板凳”的定力,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坚定信心、沉下心来、实事求是,一步一脚印前进,勇攀创新高峰。

  “豪情”“定力”来自对党和国家无比忠诚。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是我国无数优秀科技工作者鲜明本色。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不顾个人安危,冲破种种阻碍,毅然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几十年默默奉献、专心科研,为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抛弃国外优越待遇,为搞核武器研究十八年没有回家,失踪十八年等。这些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体现出了对国家的无比热爱和对党的无比忠诚,他们用汗水甚至是生命,诠释着许党报国的忠诚与信仰,正是因为有了对党对国家无比忠诚信仰,焕发出了为对科研工作“九死不悔”的豪情和“甘愿坐冷板凳”“隐姓埋名”的定力。当前,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爱国爱党之心,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坚定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把握大势、抢占先机,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豪情”“定力”来自对科研事业无比热爱。“我的一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30年隐姓埋名,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国外能造的东西中国也能造出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士刘先林毕生致力于测绘仪器国产化,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这些老一辈科学家把一生献给了科研事业,一辈子就在实验室苦熬,展现出了他们对科研事业的无比热爱,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热爱,他们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痛苦,日复一日,反复研究,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笃定自己的选择,要始终对科研事业抱着强烈的热爱之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淡泊名利,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和“十年磨一剑”的信念,静心用心耐心,前赴后继,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国家科研发展贡献力量,为自己创造精彩人生。

  “豪情”“定力”来自对人民群众无比情深。“我坚信,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复旦大学教授钟扬16年援藏,在青藏高原跋涉50多万公里,收集4000多万颗种子。“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中国工程院士、“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人民群众吃饭问题,带领团队艰幸培育杂交水稻等等,他们始终心怀人民群众,把科研事业与服务群众融为一体,把“个人小我”融入“民族大我”,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史征程中,书写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时代答卷。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中指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始终把握好这一主线,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以创新报国为民信念作为力量源泉,以国之需民之求的使命担当筑牢创新根基,以自立自强责任意识浇灌创新之花,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不断满足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科研工作生命力不断旺盛。
发布人:写出自我 发布时间:2021-3-22 14:24 收藏 阅读人次:5161

初审:严格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