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接续奋斗 乡村振兴启新程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大通街道党工委 陈倩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日前,《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发布。《意见》从八个方面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科学遵循、给出了行动指引。

  脱贫之后怎么干?乡村产业怎么兴?乡村人才怎么用?面对农业、农村、农民“新课题”和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意见》给出了思想指引、行动参照和解决方案,必须站在全局高度,从实际出发来应对变局、化解难题,用好5年过渡期,辩证看待“远与近”“点与面”“新与旧”关系,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用好脱贫攻坚“传家宝”,行动强能力,赓续传承不走样。8年栉风沐雨,8年接续奋斗,数百万名扶贫干部始终与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用高度统一的思想和行动证明了“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解码“24字”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人民力量,要在“未来怎么干”“机制怎么衔接”“成果怎么转化”等探索实践中汇聚民声民智民力,在谋篇布局、具体落实中紧紧依靠群众,始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行动指引下群策群力、同频共振,推动政策资源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要着力破解实现乡村振兴中的利益藩篱、制度瓶颈、信息壁垒,常思“来时路”之不易,常望“未来路”之光明,在“为农村把好事办好、带农民把实事办实”中锻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本领才干,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要对标精准确保有效衔接实效,稳固脱贫基础,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模式构建等现实需要,向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要经验、要方法,不断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乘势而上、应对挑战,确保在全面推进中平稳过渡,决不能搞“急刹车”“一般粗”。

  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全域聚合力,完成目标不打折。保粮食安全、兴乡村产业、强环境整治、推深城乡融合、加快基地建设、奋进文化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方方面面目标的部署落实,也离不开全员在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的改革合力。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种子和耕地是关键。一方面要坚持规划先行,首先挖掘一批示范产业,科学发展一批特色产业,把稳“现有和引进”“功能区和保护区”发展方向,围绕创新链再造产业链,在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多领域鼓励推广“规划—整合—发包—共作”产业融合新模式,做大做优做强乡村品牌,拓展农民自身就业创业覆盖面。另一方面,必须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种子库”建设和科技产业应用,科学指引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要解决好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老大难”问题,推动村级在种植、养殖、加工等基础上,引进生态农业企业、现代化物流产业园区新模式开展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打造质量、产量“双提升”的高端农业生态园,真正让农民挑上“金扁担”、端上“金饭碗”。

  画好振兴使命“同心圆”,人才添动力,确保服务不断档。随着电商农业、绿色产业、精品民食民宿等新业态的层出不穷,返乡农民工、在乡能人、“新农人”等创业群体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也让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真正发挥好“领头雁”的综合优势,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自我、施展抱负、增长本领。今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类人才要旗帜鲜明矢志扎根一线、建功立业,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扛牢“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责任担当,不断适应“三农”工作人才队伍的角色定位、岗位需求、目标转换。要用好“支部+”工作模式以及发包集体资产方式,在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利用好项目融资、燃气下乡、村路照明等民生建设重要契机发现人才,搭建好职业技能大赛、继续教育等平台载体广泛激励多元主体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让更多群体致力于成为“最美人物”的一员、投身到“最美乡村”建设。要发挥好“新农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势,激发农业“创客”创新活力,在锻长板和补短板中缩小城乡差距,全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提高农村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让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都能成为实现农村生产经营、产业融合、乡村有效治理、农技创新推广的“多面手”。
发布人:不忘初心的mirror 发布时间:2021-3-23 10:41 收藏 阅读人次:3470

初审:楚搴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回复